“体制内”是否存在特殊的利益?有多严重?由“体制内”的人辩解没有用,而是应当全过程公开亮相。是高是低、是真是假、合不合理,统统放到“鱼缸”中来
“‘体制内’的标签一贴上就撕不掉了,说什么都没用”——最近公务员酝酿涨薪引发社会对“体制内”热议,一位基层公务员略显无奈的表白引起不少“体制内”员工共鸣。
“体制内”标签代表着什么?在多数人的观念里,代表着“待遇优渥”,工资不低,还拥有五花八门的福利和补贴;代表着“保障完备”,不用交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得到较高的养老金;代表着“劳动强度低”,按时下班、带薪休假有保证;代表着“掌控更多资源”,是政策的制订方、主导者,“体制外”的人需要求着“体制内”的人。
面对这样的标签,“体制内”肯定会有人叫屈。许多乡镇干部称“只是挣个养家糊口钱”;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抱怨“5+2”、“白加黑”工作却没加班费;对“掌控资源”一说,更多的基层员工表示和自己“半点也沾不上边”。
不能说“叫屈”是“撒娇”。700万公务员加上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这么庞大的人群,相信多数人和“体制外”普通员工一样,日子过得都不容易。西部山区的“最美村医”、坚守在偏远地区的公办教师、冒着风险工作的消防员,他们同样是“体制内”。这些事实,全社会都知道,但似乎并不能改变公众对“体制内”的看法,“体制内”标签依旧顽固。
标签化一个群体,不分具体情况、不视个体差异,统统打上负面烙印,这种思维方式缺少理性。不过,指责公众不理性肯定不可取。关键是要考虑,理性判断的土壤是否具备。
倡导公众理性思考,必要的前提是信息透明、决策公开。“体制内”究竟是否存在特殊的、不正常的利益?由“体制内”的人辩解没有用,选择性地解读也不具有说服力,而是应当全过程公开亮相。是高是低、是真是假、合不合理,不妨统统放到“鱼缸”中来,让公众依据全面透明的信息做出判断,才有可能消除误读。
在这方面其实已有很好的探索,譬如进入“体制内”这一环节。自从公务员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考后,“萝卜招聘”的传闻和案例就很少出现在政府机关领域,舆论不满更多地转向不公开的事业单位。反观公务员收入领域,公众指责居高不下恰恰缘于不透明、不规范。即便大家都来晒工资条,谁知道工资条之外是不是还有另一张只属于本单位的“工资条”?即便工资规范了,谁知道有没有季度奖、年终奖、休假费以及其他福利?缺少公开透明的机制,“体制内”的收入分配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各种不好的揣测就会蔓延,偶发的“每月连洗发液卫生纸都发”等负面事件也容易被无限放大。
公开透明意味着接受公众监督。“体制内”标签下,有些是无端的猜疑,可以通过公开来减少误会,有些则指向亟须改革的特殊利益。这些特殊利益范围有多大、程度有多深、该如何规范?公开透明有助于形成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毕竟,政策的决策方和制订方多数居于“体制内”,公开接受监督也是其职责所在。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