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吃水果自己掏钱”,权力理应回归谦抑

2014年02月13日 11:01   来源:光明网   凌国华

  “往年塞得满满的储藏间空了,今年吃个水果都要自己掏钱,孩子都说好玩意儿少了”……今年春节,在中央八项规定下,一些公务员的“额外福利”没了,体会了一把“过裸年”的感觉。随之而来,关于公务员“待遇差”“工资低”的吐槽声不绝于耳。(新京报,2月12日)

  公务员连吃水果都要自己掏钱了,“八项规定”对公务员等“体制内群体”的规制开始见效。从公务员子女抱怨春节红包锐减,到“吃水果要自己掏钱”的吐槽,对公务员群体额外福利待遇的砍削,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社会关于对公务员过度福利待遇压缩的愿景,这对于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弥合社会信任裂痕、重建公共部门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相关规定的制约下,公务员群体“待遇差”“工资低”的吐槽,恰恰从反面映射出之前公务员群体福利待遇畸高的事实。今年“待遇差”是跟往年的待遇好相比猜得出来的。据媒体报道,“八项规定”之前,每逢春节,有些公务员的储藏室年货塞得满满的,牛羊肉、名烟名酒不仅可以分给亲戚沾光,而且节后还能将高档烟酒等置换现金。储藏室无疑是公务员福利待遇的有力见证者,从往年“塞得满满的”到如今水果、挂历都要自己花钱买,这一过程应当是公务员职业回归常态的过程。

  按理说,公务员职业跟其他职业应该没有多少区别。只要各种制度完善健全,执行一丝不苟,将公共权力限制在维护公共利益、谋取公共福祉的轨道中,公务员也就是一种职业而已。而现实恰恰相反。公务员成为职业择取中的“香饽饽”,除了稳定、体面、发展前景好之外,基于公共权力有意无意出轨而产生的利益输送,使得这个职业成为一种“绝对优势”行业,超然凌驾于其他职业之上。这无疑是“公考热”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令人艳羡不已的福利待遇,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收入”,和已触犯法律的“黑色收入”,都必然会侵蚀公务员职业的公共形象。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正在于其公共性,支撑公务员职业的根基是公共权力,公务员职业备受诟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权力并没有完全被关进笼子里,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干群关系的事情,正是借着“公务员”的招牌进行。这显然与公共权力的来源、性质和宗旨意识格格不入。“吃水果自己掏钱买”,这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某些公务员身上居然成了不小的委屈。这种反常也充分表明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规制公共权力,规范公务员群体,时不我待。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干部选拔、完善绩效考核等各种政策规定的出台,正是着眼于规范权力运行,砍掉公务员过高过多的福利待遇也是其中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展开全面深化改革,这更需要公共部门以大无畏的勇气给自己动手术,“割自己的肉”、“革自己的命”,为全面深化改革带个好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将公务员冗余、不规范的待遇革除,从而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转向,权力的自我校正值得期待,更需社会加强监督。

  不可否认,当前公务员群体的素质是良莠不齐的。媒体不时曝光的一些侵犯民众利益、无视民众合理诉求,以及传统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都是一些公职人员素质羸弱、宗旨意识淡薄的佐证。对公共权力进行规范,压缩公务员畸高的福利待遇,也应是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公务员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八项规定”之下,公务员关于待遇差、买不起房等等吐槽之声不绝于耳,正是公务员风气淳化过程中的大浪淘沙,可以让人们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态度趋于冷静理性。压缩公务员福利待遇的同时,是对公务员结构、素养等各方面进行合理配置、调适的过程,更是督促公务员理性认识权力、规范行使权力、树立科学政绩观的回归。这无疑也是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