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逃离”或“逃回”北上广 都浸透着忧伤

2014年02月13日 10:00   来源:大河网   姜春康

  北上广,曾令无数大学生倾心,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在汗水与泪水中苦苦打拼,也要坚守。如今,尽管这些一线城市仍让不少毕业生难以抗拒,但越来越多的人在求职时更加务实,选择回归。有调查显示,2013年,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在河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2月12日《新华网》)

 

  今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7万,年复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年”,一届又一届大学毕业生投身求职浪潮,全国各城市的就业压力都不小。此背景下,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有的是自主选择,有的则是无奈选择,尤其对后者而言,“逃离”多是别无选择。

 

  而就在前几天,另一新闻跃然纸上:“逃离”北上广的浪潮正酣,在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又开始“逃回”北上广。原因是这些在一线城市工作过的人,虽面临着高昂的房价,无处不在的户口歧视,但往往回到家乡后无法适应城市间的巨大落差,不仅观念不合拍还要“拼爹”。于是他们选择了“逃回”。

 

  无论“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都浸透着无限忧伤。在大城市里生存,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增大,“移民”环境恶化,青年人幸福感严重降低,引发不少人“逃离”,既无奈又悲凉,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安放青春。2014年初,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公布网络招聘大数据信息称,去年90后高校毕业生里有61%主动逃离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而这个数据,在2011年时还是4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就是房子和户口。同样,对于又“逃回”北上广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折腾?

 

  是“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折射出大学生的不同诉求——“逃离”,意在降低人生风险;“逃回”,则以抬高人生收益为目的。但无论如何,都浸透着忧伤,都让理想和现实在碰撞中闪烁出悲凉。实际上,关注政府和管理部门如何在大城市积极改善人才环境,推出各类人才计划,又如何在二三线城市畅通人才市场竞争,减少“拼爹潜规则”的关系掣肘,重视人才让他们有更好施展才华的舞台,才是重中之重,才是“逃离”或“逃回”最接地气的落脚点。

 

  重视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很关键。龚自珍在《五言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古往今来,创大业,干大事,用非常人,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姜子牙、韩信、诸葛亮、王猛、薛仁贵,都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经典。同样历史上也有项羽闲置人才,韩信投刘邦,刘邦闲置人才,韩信再次逃跑的“反面教材”。

 

  如是看“逃离”或“逃回”北上广现象,一目了然——只有以用育才、以用聚才、以用识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才能让大学生毕业生的忧伤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重阳节:悠然过节更盼悠然养老    2015年10月21日
  • ·举报热线为啥“热”不起来    2015年10月21日
  • ·“胯下求锻炼”实在很蛋疼    2014年02月13日
  • ·网聊“呵呵”伤你到底有多深    2014年01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