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人大代表“挑刺”成家常便饭

2014年01月20日 07:23   来源:红网   文/李朝晖

  昨日上午,广东省人代会分组审议财政预算报告,省财政厅副厅长叶梅芬参加广州团1组审议,代表们拿着财报仔细“挑刺”,连连追问,现场叶梅芬两度以“还要了解其他组意见”为由,欲起身离开,都被代表热情挽留。(1月19日光明网)

  人大代表们穷追不舍地追问,虽然充满了不少火药味,虽然让政府官员很难堪,但人民群众就是喜欢这种味道,就是需要代表们的这种较真劲、挑刺功。

  深化民主进程就是需要人大代表这股较真劲。每逢地方“两会”,人大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以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等就成了惯例。但遗憾的是,有些地方还存在人大代表“例行公事”的现象,他们对政府各种报告唱“赞歌”的多、批评的少,提建议的多、“挑刺”的少,不痛不痒意见提得多、体制机制之弊端提得少。究其原因,固然因为我国政治和民主建设的不完善,但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和“好人主义”的盛行,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大代表不能放心大胆的开展批评工作。我们当然要肯定、支持政府的工作,但绝不是说政府工作就十全十美,它亟需人大代表积极听取人民呼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通过向政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帮助政府改进工作。

  增进群众福祉就是需要人大代表的这种挑刺功。“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归根到底要为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但同时,人大代表所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他的地位是基于人民的委托,所以他们也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特殊公民。法律虽然赋予人大代表批评监督的权利,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可以乱说话、胡批评,或者借监督政府之名,搞以权谋私的把戏。因此,人大代表必须要提高民主监督、依法履职的水平,锤炼这种“挑刺功”,即在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使之成为增强做好政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完善和促进政府工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有力武器。

  推动社会进步就是需要人大代表“挑刺”成常态机制。政府工作当然有赖于人大代表提高民主监督、依法履职水平,但它更有赖于在这种水平基础上建立的常态监督机制。这种机制不是一时提,一时又不提,不是氛围好就提,氛围不好就不提,不是政府支持我就不提,政府不支持我就提,它是一种强大民意基础上的官民沟通互动平台,包括一整套意见建议提出、完善、吸纳、整改的机制保障,不管是建议,还是批评,都可以在这里自由交锋、平等探讨、加强理解、促进团结、相互提高。它更是一种深化受群众欢迎的民主政治文化氛围的确立,当人们对批评政府不再觉得稀奇,当批评已成为一种惯常的民主监督方式,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社会进步才真正步入了成熟的轨道。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