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扶贫办主任咋把自己扶成“硕鼠”的?

2014年01月10日 14:50   来源:荆楚网   向秋

  因涉嫌贪污、受贿、诈骗三项罪名,涉案金额约6000万元,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范增玉9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而范增玉涉案事项大多与此前已受审山西女商人丁羽心(曾用名丁书苗)有关。(1月9日新华网)

  范增玉作为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本该在扶贫事业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想他却把自己扶成了“硕鼠”。如果给范增玉画个像,贪婪、狡诈、阴险应是其显著的个性,此个性并成就了其“硕鼠”的结果。

  ——贪婪。当范增玉遇到了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交往颇深的丁羽心,范便把丁当成了满足自己贪欲的造钱机器。范增玉不仅把丁羽心向扶贫办捐赠的260万元据为己有,还先后38次主动索要或者收受丁羽心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000余万元。范增玉在结识丁羽苗的2年多时间里,共在丁那里获取了高达6000万元的钱财。其胃口巨大,贪得无厌,令人叹为观止。范增玉的贪心,最终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和人生。

  ——奸诈。与范增玉相比,丁羽苗作为土财主,显得想法“简单”,为人“憨厚”。她主要想求名,通过范增玉扩大知名度,树立形象。而范增玉作为官员,却显得奸诈无比,他把丁羽心作为发大财的工具,明里要钱不说,还暗里欺骗敲诈。2010年12月间,范增玉冒充有关领导,与丁羽心进行手机短信息联系,先后骗取丁人民币200万元和20万欧元。范在得知丁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还对的下属谎称其认识有关领导可以为丁疏通关系,先后骗取丁下属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90余万元。范增玉应该知道欺骗敲诈钱财的风险极高,为了捞取更多钱财,他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

  ——阴险。范增玉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能说会道,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办事能力,铺平了顺畅的仕途道路。在省扶贫办主任的岗位上,范增玉非议颇多,多次进入纪检官员的监察视线,但由于会来事,不仅未受惩处,反而还升迁到国务院扶贫部门任职。在与山西商人丁羽心的交往中,费尽心机,阴险狠毒,大肆骗取其钱财。

  在刘志军腐败窝案中,范增玉是唯一的非铁路系统落马官员。尽管只是刘案的一个配角,但因其不同寻常的贪婪、奸诈和阴险,敛财金额甚至超过刘志军、张曙光、苏顺虎等主角,犯下的罪项更多,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桀贪骜诈丑陋印象。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