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毅:大数据让“硕鼠”现形

2013年12月05日 11:13   来源:经济日报   

  上周末,多名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被调查的消息得到证实,证监会表示对上海个别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与部分账户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又一群基金“硕鼠”马上就要现身了。

  这次让“硕鼠”无处遁形的关键利器是“大数据”。所谓“大数据”,就是监管层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技术,将投资者海量的交易信息、账户信息、资金流转信息等进行整理,挖掘这些海量数据背后的关联信息,通过数据进行账户对比更容易发现一些异常账户。比如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股票交易明细,监管部门会利用监测的数据搜寻到交易相似度高的若干可疑账户,再通过人工筛选,定位到背后的实际操纵人。显然,一场力度空前的打击基金经理“老鼠仓”的行动,正借助交易所“大数据”监察系统展开。

  在监管从严的背景下,缘何有基金经理铤而走险、顶风作案呢?主要有三大主因:

  一是基金经理频繁变动,造成基金经理管理责任缺位。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近200只基金(分类单独计算)发生基金经理变更,这要比去年全年的基金经理变更还多20余只,更是创下公募基金有史以来的年度变动新高。二是基金管理公司内控机制缺失,这是基金老鼠仓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三是处罚力度不强,不能起到震慑作用。

  笔者认为,基金业“灭鼠”须三管齐下。

  首先,要留住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离任,要么是业绩上的压力,要么是激励机制的缺乏。在保持投研团队稳定性的前提下,基金公司乃至股东方,可适当拉长基金经理业绩观察期;适当推出激励措施,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在实现利益捆绑的同时,重塑高端人才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其次,加强基金公司内控。既要构筑良好内部控制基础和保障,又要通过内控监督、纠正机制来切实保障基金公司内部控制的全面性、有效性,还要查漏补缺,健全公司利益冲突管理、内幕交易防控、员工行为管理、风险管理等重要业务的内控制度。

  最后,加强处罚力度,提升违规成本。“老鼠仓”频发背后,是违法成本过于低廉,在低风险以及与之不匹配的高收益的情况下,基金经理面临巨大诱惑,有足够动力违法违规。

  纵观以往的基金“老鼠仓”案件,案发后人们谴责最多的往往是基金经理一个人,尽管基金投资者也跟着蒙受损失,但那些基金经理所任职的机构及管理者们却相安无事。鉴于此,“灭鼠”还需下猛药,“连坐”处罚可以加码。不但对涉案基金经理追究刑事责任,还要追究相关基金公司以及高管的连带责任。比如,追究相应基金公司的失察之责,短期不得发布新产品;对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行政监管措施或者给予行政处罚。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