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身份的象征,集文化艺术价值、现实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玉能养人,人能养玉,经常与玉接触能促进玉与人的物质交换。”说起玉石,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顿感精神,眼睛发光。昨天,有媒体报道,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也浮出水面。(1月7日《京华时报》)
倪发科在赏玉、玩玉的需求感和满足感的驱使下,不能自已,看电视看书玉不离手。倪发科钟情于玉石,不止于爱好,更因为他深谙其价值。他说:“玉石满足了我对它现实价值的贪欲感和对收藏价值的期盼。好的玉石玉器资源稀缺,不可再生,物以稀为贵,给后代留些有价值、有文化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和财富,远比留其他钱财更安全,也更有价值和意义。”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倪发科接受了吉立昌、黄某某等老板送的大量好处后,原则、底线被抛在一边,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为他们牟利。之所以收受玉石,是因为倪发科认为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披上爱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
古人常把君子之德和玉石品质相提并论,然而,对于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来说,玉石映照出的不是他的君子之德,而是在纵好图利驱使下的腐化堕落轨迹。一块块精美的玉石,如今却成了他一笔笔受贿的铁证。
纵观所有的贪官,归根结底无不是在与私欲共舞。也正是这毫不克制的贪欲,最终使他们欲壑难填,从而退变、腐化成为阶下囚。笔者认为,为官者要克制私欲、拒私心杂念于千里之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惟如此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