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审计局日前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BRT平均造价是公交专用道的87倍,但效果却与公交专用道相差不大。尽管去年5月广州市审计局已经简要通报了“公交快速道的性价比比BRT高”的审计结论,但限于当时整改未完成、审计报告不能公开,公众对于BRT被审计出的问题到底如何,一直缺乏准确的认知。如今审计报告公开,所披露的事实无疑令人吃惊。
先看造价问题。审计报告显示,BRT项目平均造价8070万元/公里,而公交专用道的平均造价约92万元/公里。犹记得2010年2月BRT刚开通之时,建设部门曾表态即将开始工程结算,BRT投资不会超过7.23亿元的概算,即平均每公里造价不会突破3157万元。两相对比,情何以堪?以全长22.9公里计算,BRT总造价更高达18.48亿元!这么多真金白银砸下去,换来了什么效果?若建第二条BRT是不是要三思?
再看其运营成本。审计报告明确指出,BRT成功运行的前提之一是“今后财政持续付出较高运营和维护成本”,至于这个“较高”具体是多少,报告里没明说;但根据报告披露的“BRT管理公司经核定的2011-2013年每年5640万元经营成本”可知,财政每年对BRT至少补贴5640万元,补贴原则是“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这就相应地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BRT公司会不会虚报运营成本来骗取财政补贴呢?至少从审计结果来看,这不是不可能的。审计显示,在BRT开通后的2010年、2011年两年内,每年实际支付的电费仅是估算电费的1/3,也就是说仅电费一项,BRT公司每年就可以结余近700万元。
此外,审计报告还显示,BRT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不含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在开工前上报,在投入运营后才得到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则在投入运营后才报送和得到批复。BRT都开通运营了,其设计概算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被批复?这不能不让人猜测:BRT强行开工背后,究竟有何背景?违规施工,又当如何处置?
BRT审计报告揭露出的问题如此触目惊心,或许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当初广州市审计局长张杰明称BRT整改牵涉单位特别多,包括交委、城投等,那么这些具体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又该如何追责,公众也希望有一个交代。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