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否建BRT的争议旷日持久。而本文标题传达的观点是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在日前一次沙龙活动上讨论BRT问题时提出来的,之所以再次强调,是因为昨天本埠媒体报道,广州大道改造首期工程弃用BRT。
官方承认,建设公交专用道节约了成本。实际上,早在2013年最后一天广州市审计局公布中山大道BRT专项审计报告中就显示,BRT平均造价是公交专用道87倍,效果却与公交专用道相差不大。
性价比如此之差?舆论难掩内心的疑惑不解,甚至怀疑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某些利益驱动,不过审计报告也似乎让舆论乐观认为,这是官方以审计的权威为BRT在广州的推广判了死刑的盖棺定论。
孰料,更让舆论大跌眼镜的是,有关广州要建第二条BRT的动议仍不绝于耳。
事情到此就有点诡异了。若按审计报告中显示的,造价如此之高,且有低廉的公交专用道可做替代,官方仍要力推BRT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相信这正是曾德雄代表强调讨论BRT不能绕过中山大道BRT审计报告的根本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建第二条BRT的理由要成立,那么必须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审计报告对BRT的评价存在偏颇,否则再强推就完全没有道理。
尽管建设部门和交通部门对审计局的审计报告没有任何回应,但是这不等于审计报告本身就不可质疑。实际上在与曾德雄代表一同讨论的沙龙上,广东省政府参事、广州城建公咨委成员王则楚老先生就对审计报告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谈审计必须谈具体的审计,审计报告把目前公交专用道的运营成本与BRT作比较,公交专用道是在公交道已经存在的前提下,专门划给公交车使用的,显而易见,其成本不过就是划线做标识的费用。但是建BRT的成本,却把扩路、征地等费用包含在一起,以此做比较,其专业性和科学性是存疑的——毕竟,公交专用道只是对现有道路存量的重新分配,而BRT却是在做增量,两者岂能同日而语?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不过奇怪的是,为何建设部门和交通部门不敢站出来为BRT公开辩护?据王则楚老先生透露,有广州某交通研究机构私下与他联系过,他们对BRT的研究报告的结论,与审计报告结论是相左的。
不得不说,局面发展至此让一直作为旁观者角色的市民感到沮丧。当然不必恶意猜测建设部门和交通部门是因为心虚而对“审计风暴”害怕,但是这种局面至少昭示着,建设部门交通部门即便对审计报告结论有不同看法,或许出于某种原因,并不敢公开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打落牙齿和血吞。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