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这也是我国首次摸清政府债务底数。此外,全国各级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这两类债务均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属政府或有债务。(12月31日《东方早报》)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追问一】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该喜还是该忧?
中国经济网网友 周义兴
不难看出,以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与国际通常负债风险指标衡量,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尚处于“风险整体可控”阶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评价还是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速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进行预期,并且在不包括地方或有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做出的。换言之,除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外,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与救助责任的债务,或许地方政府所要承担的债务风险就不会如现在“整体可控”这么乐观了。今后一段时期,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也许并不在于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而是可能来自地方承担担保与救助责任的或有债务部分。因此,对或有债务风险做好一定预期与应对准备,是地方政府应当重视的一个重要风险管控问题。
【追问二】为什么地方债务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中国经济网网友 郭施亮
回顾五年前,即2008年,全球遭遇了经济危机,而中国为了摆脱当时的经济困境,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于是,在拉投资促经济指标回升的过程中,管理层大规模放松了货币,这也是其间M2增速大幅度上升的主要背景。然而,在经济刺激的进程中,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大量流动性无法流通到市场上。而且,在大量的“高投资,低回报”的投资项目面前,配合权力寻租等现象,最终导致货币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同时也加重了地方债务的偿还风险。
在地方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内,更多地方依赖卖地来偿还。在房价的构成因素中,土地价格所占权重非常之高,而随着土地价格的大幅飙升,建筑物等相关价格也必然进一步上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地方财政捆绑着房地产业,而房地产业的景气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偿债的周期。
【追问三】破天荒地公布政府债务是为了什么?
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在中国,怕的不是债务的多少,怕的是债务不透明。系统性债务危机永远不会有,小范围债务危机可能会发生。尤其在2008年底推出规模达4万亿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以来,人们能感觉到中国不断攀升的债务负担以及杠杆率,但是却没有一个权威的债务数据。现在公布债务是让这块石头落了地,把债务铺陈在阳光下,用事实回应社会上的种种猜测和疑问,这也算配得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