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急救知识”伴随广大旅客幸福出行

2013年12月27日 09:16   来源:大河网   周运华

  北京刚做过微创手术的王先生急着回郑州却在火车站出现意外:腿上的微创手术孔内血涌不止,上车后在乘务员和列车长的紧急救助下,涌血暂时被控制。12月24日,回到郑州的王先生用手机短信向本报反映,希望能通过《郑州晚报》,感谢G89高铁乘务员李明珠和列车长蒋微。(见2013年12

 

  月26日郑州晚报)

 

  在贴地飞奔的高铁列车上,做过膝关节微创手术,家住郑州市陇海路的王先生在高铁列车上出现意外,腿上的微创手术孔内血涌不止。列车长蒋微迅速两位乘务员参加过专业培训,立即拿来棉纱,垫在两处出血点上,再用三角带分别包扎,勒紧,血立即停止向体外涌流。随后两人又给王先生调整座椅,让王先生躺着,减轻腿部的压力。列车长及时与郑州东站值班员取得联系,刚停稳,车站助理及病人家属已在车厢门口等候,王先生顺利出站。王先生被送到医院后,大夫检查后说,幸亏及时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高铁乘务员热心出手的做法受到了广泛好评。

 

  从此事展开来说,非常感谢敢于担责的高铁列车上乘务人员,当乘客身体遇到不适的时候,用平时所学的急救知识解除了乘客疼痛,在关键时刻,做到了该出手就出手,展现出了铁路人“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旦危险发生,有病人需要急救时,由于缺乏急救知识,很多人则会表现得不知所措,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或伤者痛苦难受。在没有医护人员赶到现场的情况下,如果现列车员懂得急救方法,将自救和救助他人的一技之长派上用场,利用急救知识进行抢救,必将给生命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那么就很容易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笔者了解到,在全国18个铁路局(公司),当前无论是高铁乘务员、还是动车组乘务员,在上岗前,都经过了相关急救知识培训,具备了一旦遇到有突发急病的乘客,用掌握的一些救人、助人的绝招往往会为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争取时间,让生命危险人员化险为夷,让旅客出行的旅途中有着更多温馨和幸福。

 

  当然,虽然高铁、动车组乘务员都掌握急救知识,但并不能像专业医生一样为旅客治病,只是尽力挽救乘客的生命,减少旅客的痛苦,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此,希望广大旅客不要把乘务员掌握急救知识期望的很高、很高,在乘车过程中,自己该携带的物品、药品等备齐,困难旅客出行最好有家人伴随。一旦遇到困难,要及时与列车工作人员沟通,他们会想办法解决你在出行中的难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