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重大事项。
会议公报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反响,很多新的提法、新的组织部署,迅速通过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关注会议公报、热议中国改革的氛围,既反映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期待,也给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做了思想准备。
事实上,本次“三中全会”很早就成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会议公报的发布,则是将这种关注度推向了新的高点。诸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新提法,迅速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13日出版的各大报纸,也都用了相当大的篇幅,阐释公报中提到的各项改革举措。与此同时,会议公报也引发了境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在内的各大通讯社,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报刊,也把焦点对准了中国。
可以说,围绕着会议公报,形成了一个热议改革的舆论场,人们在讨论中表达着自己对改革的期待。对很多农民而言,公报中有关“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内容备受关注;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提法,对于城市居民更有吸引力。事实上,社会各界之所以关注会议公报,最关键的还是对未来的改革之路充满期待,很多人都希望在公报的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从随之而来的舆论热议可以看出,会议公报调动起了社会各界的“兴奋感”,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对改革的期待。诚如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看完公报后所说的,改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令人振奋。
当然,关注改革的舆论氛围里免不了会出现争论,恰恰是在这种热议中,人们凝聚共识,形成改革的合力。很多时候,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或是所在立场的差异,人们在谈论一些具体的改革举措时,的确会有不同的观点,包括这次,一些专家在接受采访或做客论坛的时候,对全会公报做出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正是因为存在观点上的差异,才会有讨论的空间,这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而在争论的过程中,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相互理解中逐渐凝聚起面向未来的改革共识。
改革的蓝图要想成为现实,既要有中央的全面部署,也离不开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正如会议公报中提到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也正是舆论热议“三中全会”会议公报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