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未来的不是有多少分歧,而是有多少共识

2015年12月08日 07:34   来源:中国网   邱明红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议》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无论是从现实的主观感知还是《建议》中的这些提法来看,反映出的是在社会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化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迅速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致使在最大程度的凝聚社会共识以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共识“短板”——“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决定中国未来的不是有多少分歧,而是有多少共识,因此一定要补齐这一战略“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急切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如何提升全社会的共识度,形成最大公约数,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要想在补齐这一“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考验的是执政者和为政者的治理智慧。要想有效的达成共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升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对公民正确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对公民理性的持续征成,离不开对公民德性的不断滋养。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培育公民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征成和滋养公民的理性和德性,并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最大限度的求同存异,凝聚社会共识呢?“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路径,这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法律和政策在其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善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法律和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等各个环节、阶段向社会传导好理念、好声音,能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主流的价值观,高扬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我国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公立医院改革、高考制度改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及大力推进反腐败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获得了全社会一致的点赞和好评,引起整个社会全面深刻的思考,对社会共识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法律和政策的价值导航功能充分凸显,因而应该更加明确的将其作为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

  用良法善政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补齐共识“短板”,需要有“好法律”、“好政策”,要在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上发力。法律和公共政策本身蕴含着秩序、平等、公正、公平等价值取向,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要明确国家的正确价值导向,并善于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不同认识的形成,既有利益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社会原因,在具体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上,“要找出最大公约数,就要看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经过做工作,可以形成或转化为共识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存异’的,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最大程度地形成共识,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其着眼点也正是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用良法善政引领社会风清气正,用聚焦公约数来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

  用良法善政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补齐共识“短板”,还要在制定“好法律”、“好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实施和执行工作,跑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习近平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实施和落实的过程,就是将法律和政策意志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政策效果与质量的唯一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间可以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等执行行为。其中政策宣传就是要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看问题的差异,存在话语体系的差异,存在沟通障碍,存在群体隔膜,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宣传,使人们对某一法律和政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法律和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上达成共识,从而将公共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实好。出台的政策如果不落实,等于没有出台。2015年8月,审计署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9个中央部门、7个中央企业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重点审计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精准扶贫、养老服务业等民生政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审计发现在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等一些民生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在有些地区和主管部门也落实不到位,抽查5所高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偏离政策目标。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本来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欢迎,可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引起人们对政策的失望和沮丧,从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要在发展和改革上凝聚共识,达成“最大公约数”,就不可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用良法善政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补齐共识“短板”,还要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象征性、附加式、残缺式、替代式、观望式等政策执行偏差和问题,保证法律和政策执行落实的不折不扣。从我国法律和政策执行的现实来看,我国制定的好多法律和政策,其本身的出发点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是为了增进公民福祉和社会公益,然而却在紧抓落实的过程中,没有让需要的群众受益,从而带来一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对党员干部的埋怨增多。例如在我国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就存在着“扶富不扶贫”这种扶贫资源和政策严重倾斜甚至异化的精英捕获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于2014年提出“精准扶贫”的新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就是对这一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瞄准偏离问题和精英捕获现象开出了新药方,目标是要“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一决定的产生,更是为精准扶贫中各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定,防止政策出现偏差,确保赢得扶贫攻坚战的胜利。

  用良法善政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补齐共识“短板”,关键在人,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用“关键少数”引领多数。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上行才能下效,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惯性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肯定会在人民群众中间形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在凝聚和达成共识上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只有党员干部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模范执行党纪国法,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领导干部只有带好头、做出好榜样,才能有正面效应,释放出正能量。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底线,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依法办事的善治良序。

  伟大的目标和愿景需要伟大的共识才能实现和达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共识。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是共识而不是分歧。我们要善于发挥和运用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来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用良法善政补齐共识“短板”,在全社会进一步达成共识、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推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使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邱明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