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落幕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013年10月28日 07:52   来源:人民日报   刘成友

  10月26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落幕。半个月的时间里,山东各地群众享受到了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有心人更是发现,“十艺节”期间,身边的文化场馆和活动场所多了,家门口的演出多了,群众参与的热情也更高了。

  这种静悄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理念:把“十艺节”的筹备和举办,当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惠民、服务基层的过程。于是,就有了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有了把比赛分布在全省17地市举办的模式创新,有了把单项比赛放在基层场馆和社区广场举办的惠民举措,有了“身瘦而形美”的开幕式,有了给农民、大学生、残疾人免费送票的做法。

  这些年,不少大型文化活动总与“烧钱”二字紧密联系。明星越来越大腕、舞台越来越奢华,一味追求大制作、大场面,但热闹过后却没留下什么,群众受惠很少。

  只有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让更多群众受益,大型文化活动才能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从筹办到举办,从观看到唱主角,大型文化活动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这样的“过程”之美,甚至不亚于艺术本身之美。而对组织者来说,大到场馆建设、人员组织,小到场次安排、活动细节,都需要精心考虑和设计,毕竟,心里有没有“群众”二字,活动效果大不相同。

  拿文化场馆来说,真正为群众考虑的场馆建设,是不贪大、不求洋、重实用的。“三分建,七分用”,否则就成了摆设,成了面子工程,闲得让人心疼。配合“十艺节”,山东把很多场馆建在县一级,各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都得以健全。实践中,越往基层,文化广场和大院利用率越高。这就要求文化惠民要往下沉,要更贴近,才能合胃口,群众才欢迎。

  大制作、大舞美是很热闹,但如果要去外地、下基层流动演出,就成了累赘。那些短小精巧的传统地方戏,一桌两椅,四五个演员踩着小碎步在台上恣意挥洒,一辆中型面包车就可以拉着全部道具,反倒成了文化下乡的“轻骑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不啻是个最好的提醒。

  文化惠民让最基层的农民的生活变了样。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白天进大棚,晚上去广场”已经成了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位妇女说:“以前出来跳舞觉得不好意思,怕人笑话,专往灯光暗的地方跑。现在大大方方热情高,哪里明亮哪里跳。”农民精神充实,境界提升,找到了自信,这不正是文化惠民的效果吗?“政府搭舞台,百姓唱主角”应该是文化惠民的常态。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