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亲家”当挡箭牌,捅破了哪层窗户纸?

2013年10月08日 10:59   来源:荆楚网   杨期望

  北京某村官国家会议中心高调为儿子办婚宴被媒体报道后,此村副主任大呼“冤枉”,称花的钱都是亲家出的,也没有请领导。他还表示,自己知道中央三令五申不许大操大办。亲家是南方人,开了几家公司,在新人办理婚事之前已经商量好,由女方家里出钱。(10月7日《法制晚报》)

  在婚宴开始之前,主持人曾声明是女方出钱,如果声明女方出钱,那么无疑是打了双方的脸。“婚礼由亲家出钱办”,此前为儿子大办婚宴的资阳市卫生局一局长也曾如是说,而此村官还说“自己很知道避嫌”,“亲家要办拦不住”。“亲家”当挡箭牌,到底捅破了哪层窗户纸?

  不能否认,“大操大办”成为一些官员受到法律惩处的“导火索”。近年来,一些官员热衷于借乔迁新居、子女入学、子女结婚、父母生日等时机,大肆设宴收受礼金,甚至,有一些公安部门领导设下的喜宴当中,会有赌场、娱乐场所的老板们纷纷应邀。这种大操大办的屡禁不止是对国家权力的一种严重亵渎,成为国家权力机制走向瘫痪腐败的一个有力的突破口。也正因此,有不少官员受到了处理,政治前程因“大操大办”而终结。甚至,“大操大办”也成为一些官员受到法律惩处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亲家”出钱属实也不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申请为儿女办婚宴不得超过30桌,邀请人员不得超过200人,于是他们来个与“亲家合办”,自然数量就都可以翻番了。更有“灵机一动”者,来个都是“亲家出钱”,自然可以堂而皇之不受上面那烦人的《准则》约束了。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在决定做每一件事时须谨慎,因为监督无处不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应该学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任何时刻都不要忘记自己公仆的身份,是社会公众人物,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

  要对违纪违法“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力争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让在悬崖边或快“湿鞋”的人止足勒马,转身回头,也让其他人尽早掐灭违法违纪的念头。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