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3天休6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16日起工作进入混乱状态!”“请3天假休息8天”、“请2天假休息10天”……中秋、国庆假期来临之前,五花八门的微信提示、“拼假攻略”便蹿红网络。人们热衷“拼假”,“爱‘拼’才会赢”,就是为了错峰出游,有一个高质量的假期。然而,硬性的假期设置,让假期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不少尴尬与无奈,合理化的休假安排距离百姓有多远?
中国自古有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休息休假权的落地,既是人作为生产要素的调整,也是公民意义上权益与福利的彰显。数日前,甚至有专家乐观预估,“依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哪怕经济增速低一点儿,如果每年能增长6%,到2030年,我国就可以实行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制度。”只是,在丰满的未来面前,现实显得相当骨感。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显示,受雇于他人或单位的劳动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5天,创业者每周平均从事创业项目的时间为6.4天。当此背景下,合理安排好休息休假的内容与节奏,显得弥足珍贵。
去年以来,“拼假”成为中国式流行语,各种“拼假攻略”甚嚣尘上,创意的背后,是民众对假日安排的焦虑与怨尤。譬如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根据《关于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中秋节休3天,国庆节休7天,前后有3个周末双休日被调整成只休一天。“混乱工作模式”持续大半个月,惹来不少网友吐槽“太凌乱”。估计会有不少“马大哈”出现上错班或者放错假的情况。
“拼假”盛行,细究动因,无非有三:一是勃兴的休闲需要与捉襟见肘的假日供应之间的矛盾。如果纯粹看数字,我国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几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民众为何还是深感“吃不饱”?原因很简单,2013年节日及纪念日放假总数29天,但实际上法定节假日只有11天,另外18天都是从周末“挪”过来的。
二是呆板的休假安排与个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间的矛盾。理论上说,官方的放假安排只是指导意见,各个单位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员工诉求,适当调整休假期。遗憾的是,各地基本照搬“通知”,扎堆放假、扎堆出行、扎堆“挤爆”、扎堆“归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带薪休假的待遇,超过四成人对自己休假状况感到不满或无奈。权益得不到落实,有限的假日又被“一刀切”,公众自然“意难平”。
三是不变的制度设计与多变的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疲惫的“挪假”、无奈的“拼假”,智慧与灵光的背后,是公众对假日制度的反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陶凯元建议启动第二次假日制度改革,适当减少假期时长、提高假期频度,缓解春运压力和节假日扎堆现象。事实上,这些年,有关假日制度调整与变革的各种声音从未禁绝,东“拼”西“凑”的假期,换来连续多日工作,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说,“这折射出目前的假期安排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传承中国的假日文化,需要有稳定而众望所归的预期。但愿中国的民众休假不要总是“爱‘拼’才会赢”;更但愿假日制度调整,能真正躬身听听劳动者的声音。
(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