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刚公布的《2013中国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报道,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远超实体企业,再次引发人们对于金融是否脱离实体经济的争论。
无论是公众对于银行业所谓“暴利”的不满,还是许多银行自身觉得“委屈”,实际上都没抓住问题的关键。出现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收入失衡的根源,并非是作为结果的利润分配,而是在初始的资本分配与交易的环节。
首先,中国银行业以与国外近似的盈利水平,创造出了巨额的利润规模,源头还是其庞大的资产集聚能力。银行业总资产占据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在90%左右,到今年7月末已经突破140万亿元。与之相比,美国银行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资产占GDP比例几乎没有增长,大约在12万亿美元左右,其在金融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则从过去超过50%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进一步来看,包括银行的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总资产,才为150.98万亿元。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体制下,更多的资本还是愿意积极流入到银行部门,这也使得银行利润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仍未触及核心,依靠信贷利差盈利的银行业务模式背后,有隐性的政府“父爱主义”保护;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尚未建立,用于该领域的资本也没有风险意识。
因此,要解决金融与非金融部门的初次分配失衡,首先要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政府隐性行政干预的彻底脱钩入手,使得资本不再争先恐后地进入银行部门。此外,银行业的“一枝独秀”,也使得金融部门内部出现失衡。如果还停留在直接和间接融资的区分上,可以看到大量资本市场中介的资金仍然流入到银行部门,将来适度降低银行融资、提升非银行融资才是结构优化的重点。
再就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不能只靠给予金融机构以外部压力和制约,还应该大力发展源于实体部门的内生金融机制,以此来实现合理的“银行托媒”及资金供求优化配置,改变银行的优势议价地位。例如,在许多国家,最早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者往往都是实体企业,如1950年日本的月付百货店就开展了分期付款销售业务,1967年韩国的商场开始发行百货店内信用卡。对于任何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主流金融”和“草根金融”都是互补共存的,在我国后者相对较弱且缺乏阳光化环境,所以急需用发展来解决弱势主体的金融“缺血”。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