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轶辰:电子信息产业 没有价值链投资无处可寻

2013年09月03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支撑点。面对我国经济深度调整、不确定因素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发展势头依然良好,增速达到12.4%,在整个工业行业领域名列前茅。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诞生了华为、联想等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然而规模的优势并没能带来质的飞越,一些核心技术的关键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我国的市场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变成技术和产业优势,换句话说,我们的技术、产业、应用、安全这四个环节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加速向各个领域渗透,信息消费所带来的运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国务院最近讨论通过了《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而促进信息消费就要有相应的产品、相应的服务、相应的系统。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信息消费新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机遇,把数量的优势扎扎实实转化为质量的优势。

  时不我待,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下决心转型发展,脚踏实地加快由大变强的步伐,把受制于人这顶“帽子”尽快甩掉。当前,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三个要素:产业链、价值链和劳动生产率。

  首先,产业链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完善产业链才能不受制于人。完善产业链一方面要通过积极的运作使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变得更加有效,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也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其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之所以发达,正是因为产业链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加完善和有效。

  其次,没有价值链的提升,研发投入、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就无处可寻,关键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附加值的根本是加强创新,把市场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的优势,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并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最后,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当下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路径,只有产品的出厂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企业才能生存。(王轶辰)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陈景润的成果怎么转化    2016年02月01日
  • ·“点绿成金”需要找到转化器    2015年08月17日
  • ·创新性转化从何做起    2015年06月01日
  • ·重奖科研转化 还需制度配套    2014年09月26日
  •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6年03月3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