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高管涉嫌违纪 "圈子文化"是如何形成气候的?

2013年08月29日 10:17   来源:东方网   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继王永春之后,中石油又有三名高管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而经记者了解发现,27日出事的三名中石油高管同为西南石油大学校友。

  由于像油气田开发这样的工程专业化极强,相应的高等院校也不是很多。因此,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单位,甚至同一个岗位,毕业于同一学校的人也可能相对较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就可以结成小团体、小圈子、小帮派,形成一张张影响单位团结与和谐的关系网,甚至串通一气、违法乱纪。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同学关系之外,还有战友关系、老乡关系,等等。如果这些关系,仅仅只是为了增进相互之间的友情,更好地做好工作,到也不是什么坏事。问题是,多数并不是从工作出发,而是结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圈子,简称“圈子文化”。在这个圈子中,传播的也不是一种正常的感情与文化,而是拉帮结派,搞小动作,玩小花样,谋个人私利。特别在干部提拔方面,结成不可告人的裙带关系,相互提携,相互吹捧,以至于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干部选拔与任用。

  就李华林、冉新权和王道富而言,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都手握大权,又在同一天出事,可能就不仅仅是巧合问题了。就算是“巧合”,也“巧合”得有点蹊跷,有点耐人寻味,堪称不于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起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为,受专业和特殊条件限制,中石油在工程招标、设备招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都可以给李华林等利用“圈子文化”进行暗箱操作留下很多的空间。自然,各种违法乱纪与贪污腐败行为就难以控制了。

  那么,为什么会在中石油形成这样的“圈子文化”呢?在中石油,还有多少这样的“圈子文化”呢?要知道,这样的“圈子文化”,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是滴水不漏的。譬如经常在一起聚会,经常在一些招标活动中“相互照顾”,经常将招标项目给一些关系单位,以及个人的财产与收入完全不相符等。如果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可以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约束与监督的。

  特别是李华林,上个月刚刚被任命为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仅仅上任一个月时间,就因严重违纪问题被组织调查了,不是带病提拔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根源又在哪里呢?提拔过程是否也受到了“圈子文化”的影响呢?

  我们说,“圈子文化”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出现的。“圈子文化”说到底,就是“利益文化”,一种在利益驱动下形成的文化,一种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结成的暂时的文化圈子。

  关键在于,面对形形色色的“圈子文化”,相关职能部门似乎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与对策,很多情况下,还会被这样的圈子所利用,使圈子绕得更密,圈子内的人抱得更紧,以至于带病提拔之类的问题也更严重。

  相反,如果有关方面有破解圈子的办法与手段,能够在发现有“圈子文化”的苗头时就及时提醒、及时解套,并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岗位安排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圈子”出现,这些人也就不会去想着结圈子、拉关系。 所以,“圈子文化”的发生,除了圈子内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之外,与监督不严、监督失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既抓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抓制度的完善,既要敢于砸圈子,也要善于防范圈子的形成。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中石油这样的“圈子文化”,才能让李华林等不法分子无法有机可乘,“圈子文化”也才不能形成气候。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