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官场中的“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附庸思维——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总想着去跟对人,甚至认为这比工作成绩、个人表现都重要。当下,附庸思维已经跨出官场,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社会病。(3月2日《中国青年报》)
拉帮结伙、勾肩搭背,“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往往搞的是“小集体”主义,是几个人的局部利益,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也带坏了一批人。尤其是当某些要职或是机制环节上的一些人蛇鼠一窝、坑壑一气,达成攻守同盟,形成利益链条时,往往还容易出现大的问题,侵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说集体腐败。因此必须予以控制制止、甚至应直接打散。
当然,人在社会上生存活动不是独立的个体,避免不了会在不同的环境内结交各类人,进而也就形成了特定的活动范围圈子。这里面有些是约定俗成的,也有些是后天建立培养的。同学、战友、老乡,甚至可以包括微信“朋友圈”,都可以称之为一种圈子,本无可厚非。但是当有些人为达某种目的,带有特殊想法,大搞特稿“圈子”交往时,就会令本来真挚的感情蒙上灰,正常的交往也就变了味道,同时也搞乱了、带坏了“朋友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中国固有的人情社会背景之下,无论是在选人用人上、还是部门办事上,人们难免有先用或是先帮自己人也就是“圈内人”的想法,也有一些人,为了防止自身受到排挤不得不坠入一些“圈子”。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脱离制度本身的“圈子”是靠不住的,不仅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出了问题后,往往是“树倒猢狲散”,各人顾各人,再也不见往日那般“你好我好哥俩好,称兄道弟一家亲”的模样,如此也未免太显荒唐与讽刺。
所以,人无论在哪,要想立得住脚跟,走的更踏实稳健,还得有些真本事、硬实力,能够衬得起自己的岗位,接得住发生的问题才行。而要想破除“圈子文化”还必须制度层面设计的给力,要赋予人们能够同“圈子”作斗争,免受其排挤的能力才行。就像“推铁环”游戏一样,对于个人得能拥有控制铁环的能力与技巧,能找得准的方向、看得清路,才能走的更远;对于制度则是推铁环的“钩子”,无论是怎样的一种“圈子”也不能脱离“钩子”的控制,一旦脱离他们就只能是翻身倒地、应声下马。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