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破除圈子文化关键在分解一把手权力

2015年03月04日 07:29   来源:红网   杨燕明

  近来,官场中的“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附庸思维——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总想着去跟对人,甚至认为这比工作成绩、个人表现都重要。当下,附庸思维已经跨出官场,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社会病。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郭世佑表示,跟对人比什么都重要这种观念,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直观描述,也是对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的经验概括。(3月2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在职场里,还是在官场里,圈子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实的调查结果,也对这进行了佐证: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如此现实境况下,一些人便有了畸形的观念: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而如今,这样的意识,似乎成为现实的一种潜规则了,其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在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的意识主导下,一些人便不会去干事,也不会去努力,只会绞尽脑汁去趋炎附势,因为这样升职更快。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官场,这样的行为,都会导致创新不足、活力缺失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圈子文化盛行的境况下,还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此“逆淘汰”的现象,显然不是公众希望看到的。

  这样的潜规则,为何能风靡呢?其原因不难解释。众所周知,在干部提拔、任用、升迁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整套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但最终拍板的,往往是一把手。甚至于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任免、升迁等,只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情。如此现实氛围下,一些人如果“跟对了人”,其获得升迁的概率,便会大大提高,其需要付出的成本,则会大大降低。这也导致,一些官员不努力提升“内功”,而将进入某些圈子视为成功捷径。

  这样的现实潜规则,早已为公众所不齿,也早该为社会所摒弃。源于此,中纪委也多次强调纪律作风,如其强调,“干部培训一律不准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等组织”;再如王岐山曾多次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这些表态,都可视为相关部门的一种努力与作为。可以说,当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着力去改善了,其离正义的彼岸便又近了一步。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对于“圈子文化”,对于“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的潜规则,要破局的关键,仍然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即一切应回归到制度的渠道求解,而不能搞一言堂,让一把手说了算。这说穿了,便是要分解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只有决策变得更加民主了,一把手的权力不至于左右一切了,圈子文化才能破局,而“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的潜规则也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用法治管住“圈子文化”    2015年03月24日
  • ·官场里的“圈子文化”要不得    2015年03月03日
  • ·破“圈子文化”还必须制度给力    2015年03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