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官场中的“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附庸思维——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总想着去跟对人,甚至认为这比工作成绩、个人表现都重要。当下,附庸思维已经跨出官场,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社会病。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郭世佑表示,跟对人比什么都重要这种观念,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直观描述,也是对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的经验概括。(3月2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在职场里,还是在官场里,圈子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实的调查结果,也对这进行了佐证: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如此现实境况下,一些人便有了畸形的观念: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而如今,这样的意识,似乎成为现实的一种潜规则了,其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在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的意识主导下,一些人便不会去干事,也不会去努力,只会绞尽脑汁去趋炎附势,因为这样升职更快。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官场,这样的行为,都会导致创新不足、活力缺失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圈子文化盛行的境况下,还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此“逆淘汰”的现象,显然不是公众希望看到的。
这样的潜规则,为何能风靡呢?其原因不难解释。众所周知,在干部提拔、任用、升迁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整套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但最终拍板的,往往是一把手。甚至于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任免、升迁等,只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情。如此现实氛围下,一些人如果“跟对了人”,其获得升迁的概率,便会大大提高,其需要付出的成本,则会大大降低。这也导致,一些官员不努力提升“内功”,而将进入某些圈子视为成功捷径。
这样的现实潜规则,早已为公众所不齿,也早该为社会所摒弃。源于此,中纪委也多次强调纪律作风,如其强调,“干部培训一律不准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等组织”;再如王岐山曾多次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这些表态,都可视为相关部门的一种努力与作为。可以说,当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着力去改善了,其离正义的彼岸便又近了一步。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对于“圈子文化”,对于“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的潜规则,要破局的关键,仍然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即一切应回归到制度的渠道求解,而不能搞一言堂,让一把手说了算。这说穿了,便是要分解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只有决策变得更加民主了,一把手的权力不至于左右一切了,圈子文化才能破局,而“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的潜规则也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