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透露,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各个地方每年总共要花大约3亿元。很多地方不知道如何拍摄“申遗”的宣传片,花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都有。还有很多地方不清楚申遗文本的写法,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各个地方还要请专家去当地考证,动员当地全部人员参加。(8月26日《成都商报》)
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号,听起来特有文化内涵,哪个地方要是有上一两处,都觉得脸上有光。近年来,“申遗”成为一种时尚,一些地方竞相申遗,忙得不亦乐乎。
以文化为荣是好事,让有价值的遗产得到重视也是好事,各地“申遗”的目的若都在于此,那真是可喜可贺,令人欣慰。遗憾的是,风风火火的申遗大潮中,有多少是理性的选择,又有多少是另有所图,盲目跟风?
有一块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就能制造一处热门景点,搞活一方旅游经济。然而,不惜成本代价地使劲在“申遗”上“投资”,也不知到底是重在文化传承和保护,还是利益驱动使然。文/李杏 图/焦海洋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