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贪大求全”之风近年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甚至连一些地级市也雄心勃勃地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规划。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近期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贪大求快,却没有考虑到地方实际能力和民生服务配套,不仅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更潜藏着系统性风险。(8月26日《北京晨报》)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劲儿用错了地方,把“以人为核心”变成了“以个别人为决策核心”,试图以行政的手代替市场的手。
西南的一个县级市,由政府出资建房,不收租还倒贴,以期将当地打造成民族风情文化园,这看似惠民,实则是资金浪费。西南的另一个县级市,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可以提供超过10万套住房,而目前市区总人口才30万出头,消化现有住房的周期就超过15年。城市领导的大气魄,致使政府花钱如流水,其实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用行政代替市场,可能造成很大的投资风险和资源浪费,也扭曲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对此,专家质疑,中国地少人多、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需要这么多大都市吗?如此大规模造城运动,又会带来多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城镇化确有扩内需、促增长的作用,但城镇化的方向绝不是片面造大城、建大都市,必须刹住部分地方的贪大求快风,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专家何镜堂等专家建议,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不是以大为荣,而应该兼容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和交通等因素,建设绿色、环保、紧凑的中小城镇。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汶川重建的模式就值得借鉴和推广。原本拥有4万多人的汶川县城,1万多人选择离开,1万多人在地震中遇难,剩下的只有1万多人。5年过后,由于重建建筑安全、公共服务质量改善,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差无几,医院、学校、购物机会等一应俱全,居民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和大城市类似的机会和保障,却少了拥堵、教育、住房之苦,这样震后急剧减少的人口已经回流,有1万多居民选择回来。而国内一些城市一边高喊与国际接轨,却不倾听百姓心声,基础设施不到位,城市规划不合理,连百姓都走不进,谈什么走向国际。
国际化大城市不在于面积之大,不在于政府的办公楼的气派,不在于城市表面有多么光鲜,而是要看这个城市是否有自己的城市精神,是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要看人民群众的是否感觉稳定和满足,如果城市越来越大,人的道德伦理感却日渐萎缩和空瘪,那么再大的城市也很难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