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助长了粮库官员“监守自盗”的权利?

2013年08月19日 07:13   来源:红网   何飞雪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近期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挖出110名“硕鼠”,查出利用国家“托市粮”收购政策,以空买空卖“转圈粮”28亿斤,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元,收受贿赂、贪污挪用粮食资金等系列案件,揭开了中储粮系统运营监管中存在的巨大漏洞。(8月17日中国经济网)

  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在各地都查办了一批腐败堕落官员,他们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他们的“落马”大快人心,民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然而,在国家不断铲除腐败的现实状况下,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粮库负责人与粮商勾结,利用职务之便玩“转圈粮”的游戏,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元,涉案人员高达“110”名,手段之隐蔽,数额之巨大,不能不令国人怵目惊心。国家粮仓乃国之根本,在世界粮荒的今天,中储粮系统其责任和意义都非凡重大。是谁助长了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安危的“硕鼠”斗胆自盗的权利?

  “一把手”政治立场不稳,对其缺乏监督,让国家粮库变成了“家天下”。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一把手”缺乏监督,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领导层蜕化变质,形成窝案串案的重要原因。中储粮河南公司从2000年组建到2012年被检察机关查处,就成了“一把手”的“家天下”,人事提拔、调动,资金划拨等大权都在“一把手”手上。为了得到关照,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下属的各市、县直属粮库的负责人,都会对“一把手”以公款行贿。而上级对“一把手”的“垂直管理”,让地方“一把手”相对独立,一旦“一把手”出问题,上行下效,便造成自上而下管理的混乱,让“硕鼠”们胆子越来越大,粮库也就自然而然地又成了粮库主任的“家天下”。

  中储粮系统纵向监督的无力,横向监督的缺失,让“垂直管理”变为监守自盗。对中储粮这样的央企,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日常监管的权力。而中储粮作为资金密集型央企,业务相关的银行本应监督粮食资金使用,但实际上监管作用也发挥不力。在业务上,只有粮库监管、大块资金的划拨和报表统计,因此各粮库在粮食购销等业务运营上仍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机构设置上的先天不足,给各粮库主任及财务人员勾结粮商“暗度陈仓”提供了可乘之机。省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松散,加上人员多年不交流调整,各粮库负责人便长期盘踞作案。由此,垂直管理成了“天高皇帝远”,无人监督,无人管理。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转圈粮”,使国家粮食储备的家底变得扑朔迷离,直接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这起案件给了我们沉重而惨痛的教训,透过这一案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在滋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反腐倡廉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足功夫,经常抓、长期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