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化解产能过剩浪潮即将到来。本轮产能过剩的背景决定了在对待产能过剩问题上,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有关方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惟GDP是举”的政绩考核、官员选拔思路,才能根治产能过剩顽疾。
数据显示,1-6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近些年伴随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急剧扩张,各种产量屡创新高的消息几乎每月都会见诸报端,随之而来的便是产能利用率下降和产能调控的到来。2004-2013年10年间,钢铁、水泥行业的日子并非一直难过。过去10年中国GDP一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各地大上房产和基建项目,对钢铁水泥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产能过剩问题虽一直存在,却不停地被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一点点消化和掩盖。
虽然产能过剩是老话题,但当前语境却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国内宏观经济已由快车道上驶下,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逐步减速,这将导致国内需求放缓;其次,世界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依然乏力,外需收缩;第三,产能过剩不仅停留在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现在已向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扩散。更重要的是,多年不顾代价追求增长,使高污染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的同时,更导致大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有鉴于此,此轮产能过剩调控,既不能再指望巨额投资消化产能,也不能指望通过外需将产能转移出去。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是“美丽中国”的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拖累。
有关部门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工信部日前公告19个行业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由发改委与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也已成稿。即将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对淘汰钢铁、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重拳出击。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仅凭文件来调控产能,力度和导向性显然不够。
现行经济体制下,大投资和大项目都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一般性项目,也需要地方政府审批。去年底湛江市长亲吻钢铁项目批文,就是这一增长模式的典型写照。按常理说,去跑项目的应该是企业,但在中国,地方政府往往在经济发展中越俎代庖。每一个地方政府就像一个公司,市长就像CEO。
客观地讲,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确实得益于这种体制下各地“公司”与“CEO”们之间的竞争。GDP、税收和就业,是刺激地方政府投资的动力。钢铁、水泥、造船等基础行业,正是产生GDP、税收和就业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公司”业绩最大化的追求,虽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是理性的,却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集体非理性。(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区域内理性,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全国范围内的集体非理性,则带来了产能过剩和其他问题。有鉴于此,根治产能过剩的着力点,应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架构去改变地方政府“盯住GDP”的短期行为方式,不妨从以下几点突破:
首先,改革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标准,不再将GDP作为提拔官员的主要标准,要逐步加大民生、环保等标准所占的权重。诸如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地面积、能源消耗指标、空气与水质量指数、群众满意度等多维度指标,都应纳入政绩考核目录之中。
其次,建议通过立法形式,将各地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固定化和法制化。在立法过程中,建议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对全国不同主体功能区,采取不同政绩考核标准区分对待。例如,三江源地区的官员,首要政绩应该是确保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只要这一点做好了,同样可以跟其他GDP大省的官员一样,获得晋升机会。
第三,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在增加地方事权的同时,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以此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定义为非工业功能区地方的财政补贴力度,并不对这些地区设立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
政绩考核是香蕉,地方政府是大象,但通过香蕉引导大象朝哪里走,关键还是要看骑象人想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目前看来,那条依靠投资拉动的高污染、高产能、高增长的“三高”道路,肯定是走不通了,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兼顾经济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美丽中国”之路可以继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