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经济合理运行需稳中求进 提质有为

2013年07月16日 08: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报评论员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其中,二季度增长7.5%,与一季度增长7.7%相比有所回落。面对当前潜在生产率下降和出口难度加大的现实,如何守住经济增长、就业水平“下限”与物价涨幅“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切实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迄今为止,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从全球范围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在上半年依然保持了7.6%的增速,不仅仍处在全球经济的前列,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国内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53.9%,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0.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上涨0.1个百分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说明我国经济在下行压力面前,依然保持着内在的增长动力。这是我们继续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使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种种挑战。一是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外需市场造成巨大压力。今年尽管美国经济有一些明显的好转迹象,但是世界的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总体上比较缓慢。再加中国劳动力本身的价格也在提高,出口的难度在加大。二是在国际市场压力增大的同时,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的条件也随之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国际经验表明,以往发达国家进入结构转型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潜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现阶段我国经济也正经历类似情况。尽管潜在生产率下降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必然性,但如何防范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的风险,无疑成为今后亟需加强的工作重点。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首先要围绕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的要求,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尤其是要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和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既稳增长又调结构,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通过加快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有效激发和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不断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使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真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不失时机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以发展服务业、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等为抓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断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