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被盗”闹剧何以没能胎死腹中

2013年07月02日 09:57   来源:荆楚网   范子军

  太和警方今日称,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所谓太和县滑某婴儿被盗案是滑某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滑某根本没有怀孕,因担心事情败露,才策划了这起所谓婴儿被盗案。目前,嫌疑人滑某正在接受太和警方进一步调查。(6月30日 人民网)

  孕妇被迷晕盗走胎儿,可算是这个周末的新闻最热点,也是最短命的“假新闻”。各大网站在醒目位置挂出这一消息后,大家纷纷为“偷到娘胎里”这一奇葩而咋舌、震惊,感到 “像恐怖小说”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事件的真实性,觉得虚构的嫌疑相当大,要不极可能另有隐情。这不,当地警方随即便初步查清真相,纯属自编自演的一场闹剧。

  会不会存在感情纠葛?被下了迷药怎么如此容易顺产?作案者何以知晓孕妇亲属的电话号码,并且相当人性化地告知“大人平安小孩被抱走”?更有网友直接认定“女人自编自导”。相比大家猜想的种种情节而言,如今的真相显然要简单得多,正因为如此大家无不感到大跌眼镜,竞相发出有新闻、有爆料未必是真相的感叹,进而追问,这样的乌龙事件咋就没有胎死腹中?

  诚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滑某一手炮制“胎儿被盗”闹剧,欺骗自己的亲人,都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由此引发社会负面效应,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对这样一起连普通网民凭直觉都普遍感到不靠谱的乌龙事件,倘若我们的媒体、网络,能够坚持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底线,不盲目猎奇、抢热点,多一点理性判断和耐心等待,让报道更接近事实真相,还会掀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浪吗?

  “胎儿被盗”闹剧的出笼和破灭,无疑再度警示我们,在全媒体时代,必须坚决摒弃见风就是雨的传播思维,恪守媒体应有的社会良知和道德责任,提高新闻事件的甄别能力,尽可能避免不实传闻、虚假新闻等蛊惑不明真相的受众,给社会安定与和谐带来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