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把“陪护”异化为“维稳”

2013年06月14日 07:18   来源:红网   乔志峰

  延安被踩头商户:本人没写道歉信。延安被踩头商户刘国锋写道歉信,称事情自己有责任,不要因为这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网友问,这信到底是不是他本人写的?刘国锋表示: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有延安城管局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6月12日《新京报》)

  这封离奇的道歉信刚被抛出,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质疑这封信不像受害人写的。事实证明,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出了轰动全国的丑闻,不是抓紧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反倒冒充受害人炮制所谓的道歉信,也难怪有网友要吐槽“有这么无耻的危机公关吗”。

  我注意到,刘国锋现在连话都“不方便多说”,让人为他的行动自由深感忧虑。难道延安城管局的“专人陪护”就是这么个陪护法?强行“代表”受害人表态、打着“陪护”的旗号行“监视”之实,有没有侵犯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嫌疑?

  类似的“专人陪护”实际上并非延安城管首创,而是成了一些地方出事后的惯常做法。例如,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后,有关方面组成108个工作组,分赴在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遇难和下落不明的108个矿工家中,对遇难和下落不明的矿工家属进行“慰问安抚”。山西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矿工家属最初在现场痛哭流涕或是愤怒咒骂。后来,他们渐渐从现场消失了,被安排进了附近县城的宾馆里。善后工作组实行包户制度,每户至少有3人负责安抚。据媒体报道,中煤集团等从单位抽调1000多人,加上地方政府、市县乡村工作人员,维稳工作总共投入超过2000人,最终目标以善后结束家属返乡为止……出了事故,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和帮助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将其异化成封锁消息甚至维稳的工具,显然就不对了。

  刘国锋的道歉信到底是谁写的?延安相关方面出此下策到底意欲何为?这些都必须查清楚,该处理处理、该公开公开。同时,将“陪护”异化为“维稳”的现象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能听之任之。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城管陪护是照顾还是监视?    2013年06月13日
  • ·“空巢”老娘怎么办?    2014年03月19日
  • ·保姆难求:600元日薪难招(图)    2016年02月03日
  • ·公交拒载醉汉的三重杞人之忧    2013年07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