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各地传来撕书声。浙江瑞安安阳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撕试卷、扔试卷排压;福建南平八中高三学生将试卷、作业本及不用的书籍撕成碎屑;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毕业生漫天撕书狂欢;江西南昌十中部分高三学生在领完高考准考证后集体撕书……一时间,撕书,仿佛成了高考季的一场“致青春”仪式。
撕书之所以能成为新闻,一方面在于它看上去有辱斯文。中国古人敬惜书本,连乱丢乱扔有字之纸都被视为罪过,何况撕书。尽管高考学生撕的是教材、试卷,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须知,无论如何读书也不只是为了考试。另一方面,高考学生撕书,又极具象征意涵,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行为艺术,人们会把撕书理解为一种对高强度应试教育的不满,引向学生的学习压力,这就很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探讨了。
客观地讲,今天的高考远不如十年二十年前竞争激烈。很多省市的高考录取率都在80%以上,甚至有的地方接近了90%。然而,这只是一方面。想读个好大学,想读个能学到点真才实学、学成之后能谋一个好生计的大学,却并不容易。想读个名牌大学,给人生镀层金,就更加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社会竞争趋于激烈,教育功利化泛滥,造成应试教育压力居高不下。假如说以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如今,在社会资源的激烈拼抢中,在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中,教育竞争的“战线”早已被拉长和前置。
今天,教育的“战争”在幼儿园甚至托儿所就已经打响。小学课程放到了幼儿园,各种补习和培训班,不是为了孩子的兴趣和艺术熏陶,而是为了获得一块通往更好小学的“敲门砖”。更不用说,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作业是多么繁重,各种奥数培训班是何其热门,而这也只是为了进入一所更好的初中。以此推演,高考竞争早已被拉长为一场“马拉松”之战。围绕着子女教育,衍生出的各种培训产业、学区房产业、择校费乱象,更是将读书这一人类进步的“阶梯”,变成了一个个家庭的“战斗”。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中,看待撕书事件,与其说是对高考的宣泄,不如说是学生对长达十数年高强度应试教育的抗议。
考试不是读书的终点。对知识的探索,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这样的道理,不复杂。但问题是,假如学生每天被引导着去做的,不过是日复一日按图索骥、在课本上寻找标准答案,那么他也不可能对那些披着知识“外套”、实质是应试教育“载体”的书本有什么好感。一旦过了高考,自然是弃之如废物。面对如此的“书本观”,更需反思的是社会和我们的教育本身。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