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意孤行下去 损人不利己

2013年06月04日 07:21   来源:人民日报   白 明

  6月6日,欧盟将公布是否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初裁结果。欧盟的这一做法,考虑的仅仅是如何将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本无视贸易中互利的一面。如果欧盟一意孤行下去,无异于主动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未来不仅对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和就业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会损害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可谓损人不利己。

  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火气”要远远大于“和气”。不久前,中方曾主动与欧盟就光伏产品纠纷一案进行沟通,充分显示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但欧盟方面却表现出带有傲慢的固执己见。近年来,欧盟动辄通过制裁处理双方的贸易纠纷,然而纠纷案件却有增无减。欧洲学者认为,对于贸易争端的理想处置方式,应该是双方“相互沟通,适度妥协”。

  欧盟此次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难,已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饭碗”之争,这背后实际反映了一种心态,即欧盟对贸易争端的输赢要比对实际利益的输赢看得更重。从表面上看,欧盟通过“双反”可以为欧盟国家“抢”来一些就业机会,但因此丧失的就业机会实则更多。据评估,欧盟从中每争取到1个就业岗位,要以丢失5个就业岗位为代价。调查发现,欧盟如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的惩罚性关税,将导致欧盟在未来3年内失去大约18万个就业机会,损失大约239亿美元的附加值。如果中国的光伏产业垮掉,作为上游产业,欧洲向中国出口多晶硅的贸易必然受到剧烈冲击。

  中国目前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欧洲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来自中国的需求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除汽车、葡萄酒、精密仪器、飞机及通信设备等货物贸易机会外,中国近年来上马的许多大项目,也不同程度地让欧盟国家“沾光”。然而近些年来,中欧双边贸易却摩擦不断,从鞋类到数据卡再到光伏产品,欧盟动辄对中国挥起制裁大棒,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此次光伏产品贸易之争,已经超出了双方产业间的交锋,上升到更广领域的博弈。如果欧盟此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再叠加其对从中国进口的移动通信设备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无异于在中欧贸易发展和繁荣的道路上横放“拦路石”,中欧发展经贸关系的基础会因此而松动。

  在谋求欧洲经济早日摆脱欧债危机困扰的当下,欧盟最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彻底放弃对中国光伏产业“挑刺儿”,坐下来有话好好说。在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双反”案件上,欧盟需要抉择,究竟是要在就光伏产业本身“算小账”,还是跳出光伏案件“算大账”。事实上,欧洲内部还是发出了呼吁“以和为贵”的声音,期待为解决贸易摩擦找到上策。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