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红十字会的无奈凸显了什么

2013年04月26日 07: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历次救灾中都会出现的红十字会,在这次雅安地震救援中比以往更忙碌。

  除了进行常规的调运救灾物资、在灾区开展赈济工作、接受捐赠之外,红十字会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做一件事:回应各种质疑、不断进行辟谣。很多被证明子虚乌有的谣言再次被翻了出来,尽管红十字会表示“我们只管埋头做事,不去管它”,但是面对数以万计的网友留言,他们不得不去解释、澄清。

  作为长期联系红十字会和公益慈善组织的记者,耳闻目睹这些现象,心里有很多感触。红十字会无奈的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可以说,这是“后郭美美时代”的红十字会未能有效重建信任和民间慈善迅猛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红十字会虽然定位于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但在公众眼里,和很多“中”字头的慈善会、基金会一样,它有着政府背景,官办色彩浓厚。按照中华慈善总会前会长闫明复的说法,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这种特殊的现实,决定了红十字会的运作方式和治理结构。

  2011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无疑重创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两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一直在试图走出负面影响,艰难地重塑形象。

  4月20日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地震消息,并向社会发布救助呼吁书,当天10时30分,总会已从中国红十字会成都救灾备灾中心调拨500顶帐篷到灾区;下午两点,四川省红十字会组织的第一批芦山地震志愿者救援队抵达雅安,开展现场救援救护工作。

  4月21日上午,以个人名义捐款100万元的民营企业家陈利浩来到中国红十字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很多人劝他不要把钱捐给红十字会,他觉得红十字会在历次救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相信一定能用好这笔钱。他坦率指出:总会官方微博上总会赴灾区工作组考察灾情的表述是否合适?随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官方微博把“考察”改为评估。

  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次次表示,红会接收到的每笔捐款,都将公示到最细,用到哪里了、用了多少,包括采购救灾物品的价格、运输价格等,都要公示。与此同时,成立不到半年的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也在发挥监督作用。“他们之所以骂红会,根本还是在于这个行政化体系”,但另一方面,红会又得益于这一体系,在紧急救灾时方能够动员大量国内外资源。

  很多网友、媒体拿红十字会和民间公益组织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做对比,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发微博对“前东家”表示了支持:没有当年中国红十字会的支持,就没有壹基金今天的独立和成长。要允许任何一个公益组织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

  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分工,红十字会参与的是震区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急需得到社会支援的工作。红十字正在努力重建公信力,抗震救灾面前,我们应该抛弃成见,多给它一些支持。

  5年前的汶川地震让中国慈善长大了十岁,经历此次芦山地震,中国慈善应该收获哪些进步?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光在地震发生当天的呼吁:芦山地震在募捐环节上,无论政府、红会、慈善会、还是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织,各自做好捐款的募集、接收和落实,每一笔捐款都应向捐款人做出交待。面对灾难,中国政府能力很强,民间亦不缺乏爱心和支持力量,愿雅安救灾,能成为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信心的重要机会。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