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慧:转移也是一种转型 龙永图缘何力挺制造业

2013年04月09日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当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冲击,当“全球制造”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制造业的转移与转型,不仅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抉择,也是一个有关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升级的世界性话题。因此,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以“产业空洞化:制造业的隐忧”为话题的圆桌讨论,吸引了众多关注。

  转移,既包括生产基地的转移,如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中国到周边国家甚至回流;也包括市场的转移,从外销到内销,从城市到农村。转型,则是企业自身发展内涵的提升,是产业升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产业升级不可能一刀切,还需要尊重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在讨论中,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轷震宇分析指出,区域产业升级有三个阶段。第一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即承接产业转移。第二是“从有到高”。这是指要有意识地进行产业整合,打造区域产业集群。第三是“从高到新”。这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而言,这三个阶段梯次展开,无法逾越。也就是说,先有产业布局,然后是产业转型升级。

  客观地看,产业转移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转移,从美国东北部到南部,再从美国到日本,从日本到香港、台湾,再到珠三角、长三角,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随着东部沿海劳动力成本及资源要素成本的上升,产业转移在所难免。近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与承接产业转移有直接关系。

  随着阿迪达斯、耐克的制造工厂撤离中国,苹果部分生产线回流美国等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些对中国制造业的担忧。专家们普遍认为,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中国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很大,不必过分担心“产业空洞化”。

  “转移也是一种转型。”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力挺中国制造业,“我一直强调,我们永远不能离开‘中国制造’这个平台,因为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优势所在。”他认为,“全球制造”是个大趋势。如美国波音飞机,是从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中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然后在美国组装完成,出口到全世界。只有将“中国制造”升级为“全球制造”,才能打造全球平台。转移和转型不可分。产业转型往往是通过产业转移和承接来实现的。

  专家提醒,转移和转型不能拍脑袋决定。低端产业转移后,高端产业是否能够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这是转移和转型的抉择标准,也是产业转移和转型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陈学慧)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