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给贫困地区小学生捐鞋难治穷根

2013年03月27日 07:11   来源:红网   郑渝川

  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报告调查团队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各选择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问卷调查,并多方开展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大凉山和毕节地区受访学生中,缺鞋比例分别为100%和96.6%,严重缺鞋比例则达95.3%和79.5%,光脚上学学生都在两成左右。据悉,两个贫困县大部分学生上学走山路。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于近期开展向特困县小学生捐鞋的活动。(3月26日《新京报》)

  报告反映的情况,至少在川黔两省的山区特困县有较为普遍的存在。为解决这方面问题,慈善公益组织当然有必要筹集衣物、鞋帽产品捐给这些地方的孩子们。而通过在北京等大城市发起向特困县小学生捐鞋的活动,也能带动对特困县发展现状、学龄孩子生活状况的社会关注。

  但这样做,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从治标(解决山区特困县孩子缺衣少鞋的问题)来看,单次乃至多次的实物捐助也顶多满足一部分学生、当前在读生的基本需要。待到当前受助的一批学生升学或辍学,来年入读的孩子还是没有鞋子穿,还是不能摆脱天寒地冻光脚上学的境遇。

  我们当前有理由要求这些地方的地方政府履行责任,向中小学提供必要的办学支持,并保障学龄孩子获得最最基本的衣物鞋帽以御寒。但这样的要求,很可能无法落实,说到底,山区特困县孩子缺衣少鞋现象,源于这些地方的贫困现状,无论是民众自己还是政府,都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改变现状。

  生活在大城市、富裕以及实现了小康水平发展的地区的人们,很难想象夏季之外的三个季节里无鞋可穿是什么滋味。山区特困县孩子纵然再能吃苦,长达九年或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不仅将带给他(她)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受冻煎熬,而且吃苦接受教育还未必能换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生活、发展处境的结果。这样一来,这些孩子中许多人很难不走向辍学,走出山里到外地去做工。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农民工保险、保障体系也很不完善,辍学的孩子们也会有相当部分最终黯然回到贫困的家乡,重复父辈的生活模式,延续贫困。

  有高层官员日前履新后发表讲话认为,“政府不能只要碰到民生问题都要去做,……我们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这番讲话非但笼统模糊,而且简单化地将所谓“穷人”和“懒人”划分开来,却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中国的贫困问题、民生问题,往往由多方面历史原因、制度因素混杂在一起,贫困地区的人们、相对富裕地区的贫困阶层固然表现出“懒”的一面,却很可能源于体制错位、资源定价机制僵化等因素致贫且无法通过自生勤奋发展摆脱贫困。

  就以陷入无法脱贫、地方政府和民众(家长)都无力让孩子们穿上一双好鞋的山区特困县为例,这些地方的开发资源收益悉数被央企或省市级国企、私企收割,民众却要承受资源开发、开采带来的污染等代价;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从未获得普遍性的合格的教育资源投入,在自生发展能力上就大打折扣,勤劳的意义不大。这种情况下,如何分清谁是懒人,谁是穷人?

  要真正让山区特困县脱贫,增强其和民众的自主发展能力,必须由中央政府建立更细致、配套更充分资金投入的发展规划。这其中应当包括,由中央政府出资承担这些地方的水电、排污、通讯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承担这些地方的9年义务制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的办学成本,鼓励这些地方城乡学龄青少年接受教育并为之提供校服等衣物鞋帽、住校床位和伙食。对一些已超出生态承载而很难实现脱贫发展的山区特困县,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异地开办相关的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推动这些地方的学龄青少年获得教育后经有序流动,谋求异地发展,改变贫困命运。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