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黄浦江死猪事件”留下一串问号

2013年03月26日 08:51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林琳

  如果可以引导养殖户适当控制养猪规模;如果可以有预见性地多建一些“化粪池”,提供随时免费上门收集死猪的服务;如果可以按时足额发放国家要求的生猪非正常死亡补贴;如果可以加强养殖技术的指导、培训,降低猪的死亡率……今天,还会有这么多养殖户“组团”抛尸吗?

  最近一段时间,黄浦江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3月8日,有上海网友发出一条图文微博,称有大量死猪伴随着垃圾漂浮在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附近,第二天上海市农委官方微博公布当时已经打捞死猪900多头。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计打捞死猪超过万头。

  随着打捞死猪数量的攀升,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这些猪究竟从哪儿来?因何而死?会不会影响黄浦江的水质,进而威胁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

  一连串的问号相关部门均给出了解释。首先,通过猪的“身份证”耳标,有关部门初步确定这些死猪来自浙江嘉兴。其次,上海检疫部门称,从个别打捞出的死猪身上检验出猪圆环病毒,但只是猪的一种常见病,不算重大动物疫情。第三,黄浦江出现死猪后的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始终符合标准,没有问题。

  尽管各路信息都在让公众放心,但不少人心中仍存疑问,这么多猪的尸体在江里呆了这么多天,当真没有污染吗?常识告诉我们,尸体要及时处理,否则会腐烂,滋生很多病菌,进而导致瘟疫。

  媒体的调查和追踪还在继续。3月23日、24日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从多个角度、层面分析了此事的原因,比如,嘉兴是传统生猪养殖密集区,当地生猪饲养数量已超过国际上的“亩均载畜量”,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生猪的死亡率不低,但当地处理生猪尸体的“化粪池”早已塞满;农业部从2011年开始对养殖户生猪非正常死亡给予的每头80元补贴并没有落到村民手中,等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耐人寻味——2012年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嘉兴市政府开始严厉打击死猪贩卖销售,一些收购死猪的个人、团伙被抓,有的还被判了刑。此前,听闻养殖户将死猪丢进河里、江里,有人觉得总比被卖到市场上、让百姓吃好很多。而央视的报道或许给人莫大的讽刺——不是养殖户不想卖,而是收购的人“蹲班房”了。

  相关部门打击贩卖死猪的行为、保证食品安全,天经地义。问题是,这么做只是堵上了贩卖的口子,却没有彻底解决死猪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忙不过来的“化粪池”没有加紧再建,已超负荷的养殖量没有想办法控制,鼓励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生猪的补贴政策“还在路上”……以至于今天黄浦江死猪漂浮,打捞死猪、调查情况,又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如果说,打击、整治贩卖死猪的结果是养殖户随意“丢尸”、祸害环境,恐怕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治理,更像是一种“风险转移”——食品安全是大事,环境保护就不是大事吗?

  通过央视的报道可以看出,对嘉兴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死猪到底如何处理、生猪养殖业与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平衡。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从某种角度看,有关部门抓走贩卖死猪的人确实关上了一扇门,但却没有打开另一扇窗。

  试想,如果可以引导养殖户适当控制养猪规模;如果可以有预见性地多建一些“化粪池”,提供随时免费上门收集死猪的服务;如果可以按时足额发放国家要求的生猪非正常死亡补贴;如果可以加强养殖技术的指导、培训,降低猪的死亡率……今天,还会有这么多养殖户“组团”抛尸吗?

  这不是批评当地不该打击死猪贩子,而是说,社会管理的漏洞当然应该堵,但要使管理更见成效和长效,更应该懂得“疏”的学问,而不是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再堵上所有窗。就像人们常常呼吁的,治理交通不能基本靠“限号”,打击黑车和超载不能基本靠“罚款”。明智的管理应该懂得“抓牛鼻子”的道理,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黄浦江死猪事件将如何收场?一连串的问号,有关部门已经给出了解释。与此同时,还有一串的问号,似乎更需要有关方面继续作答。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