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政策环境
□切实破除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
□应该强调投资的市场化,让市场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企业是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经济转型的创新者、实践者,企业的行为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要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微观基础和根本保证作用,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企业转型发展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最近一份《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显示,电子信息、生物、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的500家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正在加大,五大产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4.58%,已经接近国际上提出的5%的水平。但是,创新永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二是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目前,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具备条件和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的决心不能动摇。同时,要注意到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当务之急是制定更为灵活的经营策略,利用内需的稳定增长,提升企业能力,在平稳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用管理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经济调整期,外部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却在持续上升,而我们大多数企业目前还没有能力将价格和成本上升的压力转移出去,因此,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政府方面看,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也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政策环境。这对于企业踏踏实实发展实体经济,进行长期筹划,真正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二是打破行业垄断,鼓励竞争,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和富有激励性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和落实“新36条”实施细则,切实破除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限制。综合利用税收、改革等举措,合理调控实体经济部门和虚拟经济部门的行业利润率差异,以消除市场扭曲行为,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应围绕中共十八大确定的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对创新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有利于鼓励创新、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激励环境。三是调整产业政策,既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切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当前,我们要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避免一哄而上。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国的经济主体,不能将产业升级片面理解为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该强调投资的市场化,让市场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优化产业结构,为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