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昔日优秀县长杨红卫竟成吸毒州长警醒了谁?

2013年02月05日 11:09   来源:华龙网   肖娅

  一说起杨红卫,红河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经的高知名度是因为他的优秀,28岁担任弥勒县县长的杨红卫被百姓亲切的称作“娃娃县长”,还被评为全国百大优秀县长,42岁时,杨红卫担任楚雄州州长,可谓前途无量,然而此时的他却开始大肆敛财,数额高达千万,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政资金损失共计2.66亿元人民币,并吸食毒品,昔日的光辉掩盖不了如今的罪行,昔日的人人敬仰的优秀县长竟成了人人痛恨的“吸毒州长”,最终,东窗事发,余生都将在铁窗之下度过。

  现在一说起杨红卫,楚雄州大地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依旧拥有着高知名度,然而事过境迁,当日是人人竖大拇指,而今却是人人摇头甚至咬牙切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更是亮堂的,好官人人称颂,贪官人人唾弃。

  曾经那么优秀的杨红卫何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究其缘由莫过于是“三观”出了问题,莫过于是私心太重,功利心太强,贪欲过度所致。他忘了,“骄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古语有曰:“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名利之客。”杨红卫事件无疑就是那敲响的警钟,让世人惊醒至警醒,特别是党员干部们更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牢记“俭为百幸之根,奢为万祸之源”,“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既是为官一任,就该造福一方。

(责任编辑:年巍)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