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做什么样的“世界工厂”

2013年01月21日 08: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评论员苏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引进外资和振兴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受益于低廉的用地成本以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发达国家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国内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从小小的纽扣、打火机,到工程机械;从衣袜鞋帽,到电脑、手机。“中国制造”满足了上至欧美发达国家,下至非洲落后地区等各国消费者对廉价商品的需求,中国也因此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然而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改变。日前有西方媒体称,中国正在失去作为低成本生产基地的竞争优势,从生产手包、衬衫,到生产基本电子元件的各个领域的制造商都在把业务外迁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廉的地区。中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减少3.7%,至1117.2亿美元,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有观点认为,工资水平上升的长期趋势和其他成本因素造成的竞争力下降、特别是基础制造业竞争力的减弱也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相比之下,泰国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飙升约63%,印尼去年前九个月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增长了27%。

  其实,这种变化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了。当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施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市场铁矿石涨价等诸多因素,大批中小规模的制造业企业风雨飘摇,不得不另谋生路。

  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生存环境的关切日益加深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各地的投资门槛也在提高。可以说,那种劳动者用血汗换取微薄工资的现象,那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社会所接受了。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并不值得忧虑。

  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从目前来看,促增长、保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如果大批制造业过早地撤离,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帮助和鼓励企业提高竞争力,由生产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有序引导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做好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

  中国有着辽阔的国土面积、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发展制造业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就业,还可以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提高竞争力。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仍然有着现实的基础。

  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对于投资者来说,成本优势仍然存在。加之近年来随着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不少地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交通、能源等投资硬环境。从长期看,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环保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必然趋势,即使周围的东南亚国家也不例外,况且中国西部的不发达程度甚至要超过这些国家。

  当然,我们在进行“中国制造”的同时,也要努力争取实现“中国创造”;由初级加工向自主品牌升级,从“拼价格”到“拼价值”。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创造条件扩大内需,提长国民的购买力,最终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市场”。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