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陷"塑化剂门" 何时能让人放心地抿几口小酒儿

2012年11月21日 08:13   来源:法制日报   石敬涛

hspace=0

薛红伟/画

  你喝酒吗?你喝白酒吗?你喝酒鬼酒吗?如果是,恭喜你,你中招了。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中国酒业协会称,白酒产品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酒鬼负责人指出,酒鬼酒生产仍使用传统工艺,包括酒鬼酒在内的整个白酒行业,酿酒过程中都不需要添加任何塑化剂产品来多酿酒、酿好酒,没有利益驱动(11月20日《新京报》)。

  说实话,笔者是个好喝酒的人,除了应酬,平时没有酒场下班回家,也会让老婆大人弄诸如豆腐皮、花生米几个“大菜”,一杯小白酒下肚,那种热烘烘、晕乎乎、香喷喷的感觉,立马让幸福的感觉升腾,一天的劳累、心中的不快,都会暂时抛掷脑后。这种小民的幸福,是多少钱都买不来、也买不到的。

  然而,不知何时起,“小白酒”让人喝着越来越不放心了,那种幸福感,越来越不让人那么踏实了。一个段子戏言说,“以前酒都是酿(娘)造的,现在都是勾(狗)兑的”。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目前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喝酒等于直接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样!连一些著名品牌也如此(2011年10月13日《时代周报》)。

  而现在,不仅仅是勾兑的问题了,而是又让大家认识了一个新事物:塑化剂。那挂着杯壁的、看着黏黏糊糊的“玉液”,可能不是来自粮食的发酵效果,而是塑化剂的功劳。我们曾经“感谢”三鹿,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三聚氰胺”;我们曾经“感谢”蒙牛,让我们知道了外文术语“OMP”。而今,塑化剂,又一个跃入国民视野中的陌生新词,又给国民上了一课,让我们知道,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事实上,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尴尬与被动的食品安全“扫盲”方式,甚至已经无力愤怒,已经“乐于”接受这种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根据厂家的解释,塑化剂不存在利益驱动问题,那塑化剂的出现可真是“闹鬼”了。我们期待着公共管理和权威部门能尽快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问题是,隔三岔五就出现的食品安全监管盲点一再说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公共治理之道已经难以走出现实的困境。对于这一点,公众已经心知肚明。在每个冰点上,我们都曾天真地以为,一定会通过这次危机和灾难完成一次公共治理之道的蝶化和蜕变。这次酒里闹鬼的塑化剂事件,最后能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么?

  从去年岳父大人退休后,我已经开始喝起了老人自酿的葡萄酒和米酒。老人退休无事,去年夏天买几十斤葡萄,酿出的葡萄酒口感蛮好的,关键是喝得放心,能保证是酿(娘)造的啊。再就是,没塑化剂啊。今天下班回家,炒上几个菜,再抿上一口自酿的小酒,在庆幸塑化剂与我无关之时,我心底升腾起的,应该是幸福呢、幸运呢?还是咱老百姓喝个酒都喝不安心的不幸之感慨呢?

  一次次的呼吁,再仅仅囿于常规性的“救火”和息事宁人,或者是单向度的企业道德自律和单向度的强制监管,都已经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祈望这次的塑化剂事件能再次给食品安全问题敲一次警钟,能促成企业道德自律和与法律强制双向度的秩序重建,能让老百姓放心地抿口几小酒儿、吃个安心饭、买个放心菜。这是民生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幸福。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