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好吃没必要挂着羊头,扁桃仁好吃没必要扮成大杏仁。正本清源,最终的决定权在消费者手里,如果双方都能正视问题和不足,未可不能形成各领风骚的好局面。
“美国大杏仁”,让很多中国消费者觉得口味不错。尽管售价不菲,但仍然十分畅销。就这么吃了这些年,却突然被告知,我们吃的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而且二者的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也不同。
这下让中国消费者很纠结,当初到底是被“大杏仁”之名吸引而购食,还是因为这东西好吃而使自己养成购食的习惯?一些消费者认为,好吃就行,管它叫什么名!改成扁桃仁,还不是一样购买?何必为这名争来争去?
商场如战场,这事未必这么简单。虽然早有科学认定的事实,并且在2004年就有这方面的呼吁,但把“美国大杏仁”改回“美国扁桃仁”却至今困难重重。如果说过去的翻译错误乃事出无知、无心,那么发现错误后的回归正确,却面临进口商重重阻挠更名、标准制定屡遭变卦,其真正的原因则全在于杏仁身份能让它带来暴利。
几十年的误用杏仁之名,使其错名出现将错就错的效应,这种品牌的价值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一旦改回真名,就意味着品牌价值归零。这或许是它不愿意更名的一个客观原因。
然而,它毕竟是卖狗肉挂着羊头了,这个伤疤必须去正视去揭开。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客观上它欺骗了消费者,现在是必须把知情权还给消费者的时候了。另一方面,它错用杏仁之名,使国内杏仁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种竞争究竟是不公平的,现在是到了把公平还给坚果市场的时候了。
显然,扁桃仁和大杏仁之间的恩怨业已数十年,到底是扁桃仁以大杏仁的名义,拓展了国内杏仁消费市场空间和潜力,还是扁桃仁扮成大杏仁挤压了国内杏仁的市场份额?双方之间的这笔账很难算得清。倒是有这样两个事实值得注意。一是,很多当初兴旺的杏仁企业在“大杏仁”来了之后走衰甚至倒闭。二是,国产杏仁企业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没有及时在挑战中转型崛起。
由此,对更名带来的损失,确有一个值得考量评估和补偿的问题。如何补偿才利于公平,也值得去考究。扁桃仁和杏仁的药用价值,也值得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但回到名正言顺的轨道上来,是大势。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药用价值会让国产杏仁独占一定市场,但如果它不能提升产品的口味和品质,不能拴住消费者的胃,那么,消费者还是会奔着口味和品质去。
狗肉好吃没必要挂着羊头,扁桃仁好吃没必要扮成大杏仁。一切正本清源,最终的决定权在消费者手里,如果双方都能正视问题和不足,未可不能形成各领风骚的好局面。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