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擦边”到“严裹”,都不是负责任的企业做法

2024-05-15 06:58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从“擦边”到“严裹”,都不是负责任的企业做法

2024年05月15日 06:58   来源:红网   肖瑶

  近日,椰树集团“椰汁擦乳”广告被罚款40万元事件,在椰树发布“一担心,两不服”声明后又迎来了新的后续。据媒体报道称,椰树集团的产品直播间画风突变,模特们穿上防晒服直播,捂得严严实实跳舞。主播穿衣风格从大胆豪放的短衣短裤,变为及膝遮脸的防晒服装。

  无疑,椰树是在表达不满,但方式恐怕不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里面有没有情绪,是不是在发自内心地改正,就和椰树之前的广告是否擦边一样——人们一目了然。

  事实上,这次椰树直播“捂得严实”背后,仍是其一如既往的黑红式营销套路。法治广东研究中心的专家,曾给椰树惯用的这种营销方式起过一个名,称之为“法律争议式营销”,即在熟悉法律禁止性规定情况下仍具有主观故意程度、逼近或者踩法律红线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销售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处罚和非议、争议等法律要素当成吸引消费者的一种营销要素。

  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椰树的这种营销方式,不仅把企业置入了极大的风险之中,还给社会带来了极其负面的示范效应,不管是“擦”还是“裹”,都不是一个负责任企业该有的做法。

  有关部门的处罚是警示。警示之后,能不能及时调转车头、回归正轨,就要看企业自身的选择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涉诉受罚企业通过整改重焕生机的例子不在少数。今年4月,福建石狮某制衣企业在面临失信破产的风险时积极整改,主动纠正,最终涅槃重生,生产重新步入正轨。前几日,澎湃新闻也报道了一起重型制造企业在五年内达成51项整改、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闻。可见,不管企业面临什么难题,只要能真正认识到问题所在,总有方法可以解决。

  作为当地有实力有潜力又有品质的龙头企业,椰树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大可不必因为一时的流量热潮砸了自己的碗。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