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高达3亿多,网民70.54%集中在东、中部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或城镇,85.8%的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83%受过大学以上教育,从年龄结构看,四成以上是青年工作的对象,更是青年宣传工作的主要群体。不容置疑,随着时光的推移,互联网在我国的占有率还将成几何级增长,一个严严实实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出现无疑给我们今天的快捷生活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优势,其快速的传播途径、多样性的信息资源和海量的信息传输系统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阅读,传统的“按劳分配”和上传下达式的信息传输手段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他一改呆板、严肃、教条的传统模式,给人以一种轻便、灵活、快捷、自由、多样的特点出现在受众面前,获得了受众和广大青年群体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大家猎取信息、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治国理政等渠道显得更为宽泛,甚至在上下沟通、经贸往来、业务洽谈等方面也在网络的作用下日益多样化,毫不讳言,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构成了对传统宣传工作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青年宣传工作的挑战,因为青年是分享互联网的最大利益群体,这一群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作为传播党的舆论、党的声音的宣传工作,如果错失了抢占这一群体空间的机会,还是按照外甥打灯笼-“照舅”的思维逻辑来开展宣传工作的话,于国家、于社会、于青年的发展都会带来深远影响。作为青年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有胆识去突破青年宣传工作的“瓶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干部要增强应用新兴媒体的能力。因为中央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是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尤其是负责青年宣传工作的宣传部门,更要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据《人民论坛》最新的一期当代中国官员“网络恐惧”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有70%的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有22%的官员表示没有,有8%的官员表示“说不清”,尤其是身居一线的县处级官员,他们的网络恐惧更是达到了47%的比例。基于这一调查数据,可见大多数官员在网络面前还做不到心平气顺,遑论言及运用这一新兴媒体了。也难怪,从当前网络上反映的热点问题看,多数都与我们的官员有关,前有南京天价香烟局长周久耕,今有广西烟草专卖局的香艳日记门,这些问题如雨后春笋般的在网上劲爆出现,不能不让我们的官员患上了网络恐惧症。怎样运用互联网这一双刃剑这一新兴媒体?怎样赢得广大青年网民的支持?怎样在互联网流行的时代下抓好青年宣传工作?的确值得深思,值得研究推敲。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勇于改革、摆脱旧条条旧框框的约束,站在青年群体的立场,想青年之所想,谋青年之所谋,为青年之所为,少纵向式灌输,多横向式交流,轻严肃性说教,重潜移默化影响,以宣传的无形创造宣传的有形,宽思路、宽领域、宽手段地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青年宣传环境来武装青年、吸引青年、服务青年。
青年宣传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主抓青年宣传的从业者们必须要具备过人的素质本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要达到开口能说、有事能办、提笔能写、无事能思的境界。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贻误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那种上情下达的单一灌输式宣传已一去不返,那种毫无创新、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式的宣传已难已让青年入耳、入脑、入心。青年接收信息的方式在变,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在变,甚至价值观、人生观都在变,如若在引导青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作,还不能顺应青年发展所需,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我们在引导青年紧跟党走的路上将会面临曲高和寡、人在曹营心在汉式的尴尬场面,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也是我们最大的失职,我们将无法面对青年宣传的先辈,也无法面对我们直接服务的青少年。基于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着力从强化观念转变、注重理论素养提升、转变宣传方式、加强宣传服务等方面着手抓好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宣传工作,以此赢得青年的信赖,赢得青年的认同,赢得青年的阵地。
观念转变是抓好青年宣传工作的第一要务。青年宣传工作的大忌就是思想僵化,思维停滞,以旧瓶装新酒的心态抓工作,依然遵循着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来开展工作,不会与时俱进看问题、解决问题。明知互联网已深得青年之喜爱,却视若无睹、自行其道干着青年不接受、旁人看笑话、自己不理解的青年宣传工作,即达不到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也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劳神伤财,费力不讨好,导致青年群体不断被分化、弱化,宣传阵地也不断受到削弱,难以再现先辈们“一呼百应”的宣传效果。诚然,问题的出现不单单在于青年宣传,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与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不无关系,但青年宣传工作难逃其咎。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我们能迅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扣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利益诉求做文章、抓宣传,紧扣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借助新兴媒体抓宣传、做活动,紧扣时代发展所需、社会所求抓工作。一个充满吸引力、号召力的青年宣传工作局面定然会出现。
理论提升是抓好青年宣传工作的不二法门。由于共青团干部具有年轻、流动性快等特点,导致从事青年宣传工作的团干部缺乏足够的宣传理论功底,缺乏足够的理论素养水平,惯于炒剩饭,捡剩货。互联网时代,由于其开阔的视野,广阔的空间,需求的多元,直接要求青年宣传工作必须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要求青年宣传者要具备善于将生硬的理论转化为贴近青年现实需求的能力。但这恰恰是青年宣传者的软肋,青年宣传者的理论素养无法给广大网民或者是青少年扮演起“精神源泉”的角色,无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契合。直接的结果就是青年宣传的异化、弱化、退化,青年群体的分散化、迷失化、自由化,从而逐渐错失掉青年这块难得的阵地。理论提升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非一日之功短期投机所能奏效,没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的心态实难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我们从事青年宣传的团干们要敢于取舍,甘于奉献,抛却迷人乱眼的浮云,扎扎实实、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抓理论学习,注重向前辈或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学习,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一心一意专研互联网时代下青年宣传工作的特性。
方式转变是抓好青年宣传工作的有生力量。青年宣传工作历来注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如果我们摆着老把式,说着旧套话,讲着旧道理,用着旧方法,必然会把青年群体推向我们开展工作的反面,造成更加难以弥补的损失。比如,你要宣传一个青年革命典型,如果你屡次三番就是给青年介绍过去的英雄好汉,只字不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这自然会让青年产生一种隔空打穴的感觉。再比如,明明你知道现代青年接收信息的最大最快渠道是互联网,但却舍本逐末,还是按照过去的形式发发文、开开会、挂挂标语来作为宣传的主导形式,这无异于盲人摸象、自欺欺人。结合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我们的青年宣传工作必须扭转传播手段和工作方法,必须采用青年乐于参与、善于吸收、易于传播的方式开展工作,必须要给广大的青年宣传工作对象营造一个和谐的、公开的、宽松的宣传环境,而不是呆板的、封闭的、严肃的“一言堂”式宣传,只有青年宣传的方式方法得到了转变,只有紧扣互联网这一强大宣传优势,做足做够宣传方式的工作创新后,相信,我们必将迎来一个花香迷人、群芳斗艳的青年宣传工作春天。
注重服务是抓好青年宣传工作的活水源头。青年宣传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开展青年宣传,其方法手段只是介入青年的一个桥梁,其理论思想只是融入青年的一粒媒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上。但是,时下却出现了一些本末倒置的情况,开展工作时只注重了工作的形式好不好,却忽略了在服务青年方面效果究竟怎么样。这自然是属于竭泽而渔、隔靴搔痒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短视行为,必然的结果就是青年与之分道扬镳,各行其道,背离了青年宣传工作的初衷和目的,损坏了青年工作的机体。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青年宣传不是迷惑、麻醉青年的宣传,他一定是开启青年智慧、激发青年豪情、开阔青年眼界、塑造青年形象、陶冶青年心灵的一项服务青年成长进步的大服务性宣传。通过青年宣传工作的大服务,实现青年追求、社会风气的大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艰辛而备受挑战。我们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迅速调整工作手段和方法,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发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优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青年的最大利益为青年宣传工作的最高标准,以青年的最高要求为开展工作的最大目的,不断探索、改进宣传方法手段,加强理论修养,强化宣传目的。真正发挥青年宣传工作的职能所在,为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做出自身不可替代的贡献。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