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美国网友寻找旧日好友”的帖子引发关注。1月15日,美国女孩卡塔琳娜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注册账号,发布了一条寻人求助视频,希望找到中学时结交的一位名叫西蒙的中国交换生。发帖22小时后,西蒙即被找到,并与她进行了视频通话。
这是小红书“红”了的新注脚。自1月13日以来,以旅游、美妆和时尚等软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小红书,突然迎来一波“泼天流量”。在1月19日美国拜登政府针对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不卖就禁”法令生效之前,大批美国网民另寻“安身之处”,涌入小红书,直接把小红书推上北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软件下载排行榜榜首。
当“说英语的”和“说中文的”相聚小红书,人们目睹了交流的盛况:一边是美国网友说着“打扰了”,使用翻译软件输出蹩脚中文进行自我介绍,通过交“猫税”“狗税”等方式表达友好;另一边是“把中国美食拿出来馋馋他们”“来尽情耍吧”,众多中国网友用中英文字和各式表情包展现欢迎姿态。
在这个场域里,人们跨越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不同,真切地看见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美国网友abainsane用歪歪斜斜的手写中文打招呼:“我只是用翻译器翻译的,所以如果翻译得不好,请原谅。”中国网友则评论鼓励他:“不要担心翻译器有错误,大部分情况下是正确的,即使有错误我们也能理解,给你看看我的宠物。”正如一位美国网友所说:“我们也许没有相同的语言,但是善良和爱是人类最大的语言。”
在交流互动中,一些刻板印象和荒唐“滤镜”不攻自破。中美网友深度交流生活体验,就衣食住行费用“精细对账”:在美国租房子贵吗?在中国用医保看病要花多少钱?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学费各是多少……浏览这类交流可以发现,如此量级的“草根对草根”密集问答,打破了信息差,改变了固有成见。“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下载小红书,结果发现自己与数百万中国人进行了愉快的互动,无意间让美国对华不友好的宣传破功。”一名美国网民在X平台的这条帖子获得了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