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推动网约护士走出“叫好难叫座”

2025-01-15 07:43 来源:工人日报

  据1月12日潮新闻报道,近年来,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网约护士”悄然兴起,患者通过手机预约,即可得到专业护士上门提供的打针、抽血、换尿管、换胃管等护理服务。行动不便的患者无需再为往返医院而奔波。但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国部分地方“网约护士”的开展仍略显缓慢。“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参与的护士也少”是普遍现象。

  事实上,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就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六个省市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自2021年1月起,该服务模式被推广至全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网约护士”作为医疗护理领域的一股新风,能够免去患者的奔波,也能一定程度上突破医疗机构承载力不足的局限。然而,相较于最初的政策设想,如今的落实情况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叫好难叫座”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必须正视的是,“网约护士”这一概念的公众认知度仍然不高,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知之甚少。价格问题也是阻碍“网约护士”普及的一大障碍。有不少患者反映,“网约护士”服务的费用偏高,令人望而却步。此外,收费标准不统一、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护患安全保障不足等症结,如同悬在“网约护士”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还有4000万失能老人。而今,推广“网约护士”正当其时。主管部门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接受度的同时,也要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明确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和事故责任划分机制。在对网约平台的监管方面,可考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服务全过程的可追溯,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从长远看,可推动医疗机构与网约平台在人员培训、药品审核等方面达成合作,进一步提升网约护理服务质效。

  只有确保“网约护士”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才能打消公众的后顾之忧,才能打通养老医疗服务的最后一米,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点发力,推动网约护士走出“叫好难叫座”

2025年01月15日 07:43   来源:工人日报   余明辉

  据1月12日潮新闻报道,近年来,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网约护士”悄然兴起,患者通过手机预约,即可得到专业护士上门提供的打针、抽血、换尿管、换胃管等护理服务。行动不便的患者无需再为往返医院而奔波。但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国部分地方“网约护士”的开展仍略显缓慢。“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参与的护士也少”是普遍现象。

  事实上,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就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六个省市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自2021年1月起,该服务模式被推广至全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网约护士”作为医疗护理领域的一股新风,能够免去患者的奔波,也能一定程度上突破医疗机构承载力不足的局限。然而,相较于最初的政策设想,如今的落实情况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叫好难叫座”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必须正视的是,“网约护士”这一概念的公众认知度仍然不高,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知之甚少。价格问题也是阻碍“网约护士”普及的一大障碍。有不少患者反映,“网约护士”服务的费用偏高,令人望而却步。此外,收费标准不统一、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护患安全保障不足等症结,如同悬在“网约护士”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还有4000万失能老人。而今,推广“网约护士”正当其时。主管部门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接受度的同时,也要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明确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和事故责任划分机制。在对网约平台的监管方面,可考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服务全过程的可追溯,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从长远看,可推动医疗机构与网约平台在人员培训、药品审核等方面达成合作,进一步提升网约护理服务质效。

  只有确保“网约护士”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才能打消公众的后顾之忧,才能打通养老医疗服务的最后一米,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