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现金 有必要加以教育引导

2024-06-04 07:04 来源:羊城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现金 有必要加以教育引导

2024年06月04日 07:04   来源:羊城晚报   杨帅

  一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人民币没有3元和6角的面额,不少孩子认为“钱在手机里,刷一刷就有了”……据媒体报道,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反映,这种不认识现金的情况在最近5届的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孩子不光不认识钱,也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在小学教育中,《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出现孩子们不认识现金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如今的孩子日常接触现金少、认识现金机会少。在我国,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现金的频率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快捷方便的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可能只在过年时见过100元一张的压岁钱,平常家里都见不到其他面额的纸币,自然也就不太明白“换钱”“找钱”这些概念,甚至产生了“钱就在手机里,怎么也花不完” 的错误认识。

  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识现金,这不是一种好现象。首先,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现金依然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孩子们有必要通过认识现金来明白钱的概念、来源以及现金交易的常识。其次,虚拟货币或者数字货币容易给孩子造成“仅仅是手机屏幕上的一个数字”的错觉,导致孩子们缺乏对钱的直观感受和具体认知,从而形成一些错误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特别是数字货币容易造成孩子们对钱多钱少没有概念、对挣钱难易没有认知,自然就很难建立起对金钱的珍惜和尊重。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小孩哥”巨额直播打赏及网络游戏巨额充值的现象,部分原因正在于这些孩子缺乏对金钱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因此,小学教育中的《认识人民币》课程不仅不是过时的,反而正是在孩子们的成长教育和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现金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这不仅是让孩子们认识国家法定货币的需要,还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金钱的具体认知,从而让他们更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金钱观。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