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高瀑”,源头水管不该隐瞒

2024-06-05 07:27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华夏第一高瀑”,源头水管不该隐瞒

2024年06月05日 07:27   来源:扬子晚报   丰 收

  6月3日,网传一男子爬上河南云台山瀑布探寻尽头,竟发现源头是几根水管,引发关注。对此,景区管理部门作出回应,解释称该水管是用于调节瀑布水量的设施,目的是为了在干旱季节保证瀑布的正常展示,确保游客能够欣赏到云台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他们强调,此举是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并不影响瀑布的整体自然美感。(6月4日海峡网)

  据悉,“云台天瀑”位于云台山风景区泉瀑峡内,单级落差314米,是我国乃至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因其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宛若银河飞落,犹如擎天玉柱,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在一般认知里,瀑布系天然形成或者说自然现象。地质学上,瀑布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

  然而,在“云台天瀑”源头,网友却发现了几根水管。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瀑布的背后原来是水管在放水,这涉嫌景观造假,欺骗游客。而该景区管理者则解释为,水管是用于调节瀑布水量的设施。按此说法,“云台天瀑”仍然是“神斧天工”的杰作,而水管只是一种辅助性设施,仅仅是为了保证干旱季节的瀑布展示。这种解释能不能打消质疑?

  在有的网友看来,瀑布源头的这些水管,究竟是提供水源还是调节水量,景区管理者自说自话不足以相信。而把水管说成是辅助设施,就不会影响该瀑布的美誉度。笔者以为,景区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自证“清白”缺乏说服力,这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权威鉴定。

  通常来说,作为景区的标志性景观,景区会详细介绍其来源和历史。但在涉事景区官网上,只介绍说,泉瀑峡又名老潭沟,形成于距今5.4-4.9亿年的寒武纪时期,历经长期流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使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局部强烈下切,形成了山雄水秀峰高瀑急的地质奇观。至于“云台天瀑”,只有美化式描述,未见介绍具体来源。

  关于“云台天瀑”源头放水管的事,该景区官网上没有提及一个字。这是否涉嫌隐瞒真相,值得追问。而《旅游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发布旅游经营信息的网站,应当保证其信息真实、准确”。对照法律规定,涉事景区在宣传介绍“云台天瀑”的文字中未披露水管这个事实,似乎不符合“信息真实、准确”的法律要求。这值得景区和有关部门重视。

  从游客角度来说,显然希望景区宣传中如实告知真相,而不是隐瞒真相。虽然披露“云台天瀑”源头放水管,多少影响其浑然天成的印象和观感,但尊重了游客的知情权,未必会影响客流量。对部分游客来说,可能只关注“云台天瀑”呈现的视觉冲击力,至于其源头水管不水管的倒不重要。但游客一般很看重自身的权益,很反感被隐瞒、被欺骗。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