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抵制京东618 图书销售期待更优解

2024-05-27 07:12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出版社抵制京东618 图书销售期待更优解

2024年05月27日 07:12   来源:扬子晚报   何勇海

  近日,56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618促销”的消息引发关注。在两份“告知函”中,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集体声明不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公司(京东旗下图书业务公司)618“全品种图书”“20-30折”(即20%到30%的折扣)的促销活动,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5月26日成都商报)

  近年来,不少读者力捧一些直播间以6元10本、4元5本等极低价卖书的方式,觉得现在的图书越来越贵,故对京东618以二至三折的折扣力度促销全品种图书拍手称快。

  站在出版社的角度看,电商平台将图书二至三折促销,牺牲了整个图书行业的利润——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本书的定价包括10%的作者成本、10%到15%的印刷成本、10%的管理费,这些硬成本就占到了三成。

  电商平台想要低价和流量,但亏损需要作者、出版社承担。近年来,一些出版机构推出“图书盲盒”,售价远低于所有图书标注的总价,甚至有几元10本的极低价,质量却不高,还有错别字。图书虽小,却承载了知识、文化和情怀,再怎么放低“身段”,也不能放松质量要求,让劣质图书充斥市场。

  而且,电商平台的低价战反而可能导致图书定价进一步虚高。因为,在价格战之下,图书几乎不可能以定价售出,部分读者又坚持“非大促不买书”,为保障盈利,图书涨价在某种程度上,是出版行业不得已的应对措施。

  出版行业要想良性发展,应打破如今的一味“卷”价格、“打折又提价”无限循环的模式,要在出版社、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间找到三赢模式。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图书固定价格销售制度,让读者明明白白消费。

  在我国,关于图书价格立法的呼吁在业内提出已有多年,建立合理的图书定价体系,书价的确定、恶意价格战处置等也就有法可依。创作者、出版社则多了一道保护屏障,可精心打磨作品,有助于图书出版市场、文化产业更加规范地发展。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