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新套路?对“直播打赏”不可一棍子打死

2024-05-27 06:49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乞讨新套路?对“直播打赏”不可一棍子打死

2024年05月27日 06:49   来源:红网   郭元鹏

  5月24日,歌手海来阿木发文怒批直播打赏:“直播打赏”在让这个时代的“祖国花骨朵”的志向在崩塌,苦读几十年不如街头三分钟的骚舞弄姿 …… 这样的负能量导向正在腐蚀着我们身边的年轻一代!我认为任何不劳而获的方式都太过负能量,对社会,对自己都没有实际意义,另外这是一种乞丐乞讨的新套路,比电信诈骗来的更防不胜防。(5月25日《北京商报》)

  为什么要怒批“直播打赏”?海来阿木在微博上说出了自己的经历:自己发新歌时,偶尔还会开个直播向歌迷推荐新歌,但发现直播打赏真的太快,快到对方点一下几百上千就没了,他拦都拦不住,最后索性他就不再开播。

  作为在社交账号上拥有两千多万粉丝的当红网络歌手海来阿木,他“不缺流量”“不缺歌迷”,还经常巡回开个演唱会,自然是“不差钱的主”。他能够坚持“不开直播”“不要打赏”难能可贵。但是,如果将“直播打赏”说成是“乞讨新套路”,甚至说“比电信诈骗还可怕”,这显然不仅太极端武断,恐怕也有“因噎废食”的意思。首先来说,即便是街头乞讨人员,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只要不偷不抢,也是权力。其次来说,“电信诈骗”和“直播打赏”能是一码事吗?“电信诈骗”是犯罪,“直播打赏”没有什么法律禁止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道理不可不懂。

  “直播打赏”是存在一定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更需要明白的是,“直播打赏”也分“好孩子”和“熊孩子”。作为一名草根艺人,海来阿木已经功成名就,赚钱的方式已经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像海来阿木一样有才华的人,都能成为“文艺塔尖上的人”。即便自己已经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别忘记了那些“可可西里的牧羊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非遗牧羊人”“文化牧羊人”“手艺牧羊人”,他们需要依靠“直播打赏”才能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饿着肚子传承文化”。

  数字时代浪潮中,直播平台如同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观众与表演者的互动不再受限于空间与时间,成为新兴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认,任何市场经济行为都是建立在供需关系之上的。直播打赏,只要内容健康、合法,便是观众对主播劳动的一种肯定与支持。它不仅仅是金钱的交流,更是观众与表演者情感共鸣的体现,知识价值的认可。打赏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掌声”,是观众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的直接证明。将直播打赏一概视为“不劳而获”,显然忽视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合理性。这恰恰是我们说的“知识价值”,难道“付费内容”也有问题?

  再者,传统文化与艺人在直播平台的复兴也不容忽视。直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得以传播普及,年轻一代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珍贵的文化遗产。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直播打赏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方式,其本身并不带有原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相反,应当鼓励更多的监管和引导,确保直播打赏健康、积极发展。直播打赏需要的是“规范”,而不是“挫骨扬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