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行财务造假应成审计机构不可逾越的红线

2024-06-06 07:38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放行财务造假应成审计机构不可逾越的红线

2024年06月06日 07:38   来源:工人日报   赵剑影

  最近,审计巨头普华永道正处于风口浪尖。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招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保等在内的20多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宣布取消聘用或续聘普华永道作为审计机构,涉及审计费用超2亿元,引发业界震动。

  Wind数据显示,2023年,普华永道为A股上市公司提供的审计服务合计覆盖10家公司,审计费用总金额高达8.69亿元。作为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在审计领域一直享有较高声誉。此次接连被上市公司“解约”,不免让其专业性和独立性遭受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波集体解聘与普华永道此前卷入恒大财务造假案争议有关。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公告,拟对恒大地产及相关高管和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其中就包括了普华永道。与普华永道同被市场审视的还有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涉及金通灵财务造假案,大华所也正经历一场信任危机。

  严监管下,从大华所到普华永道,各方已经对审计机构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审计底线,监管、市场、上市公司正在用实际行动对财务造假说“不”。

  一直以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企业财务“看门人”的角色,不仅为企业提供服务,还要对企业执行财务制度情况、财务监管以及全体股东和投资者负责。审计意见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然而,对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报财务造假,普华永道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显然与其“看门人”职责是不相符的。

  资本市场上,为强化监管、压实“看门人”责任,监管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各地财政厅(局)对197家会计师事务所、509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分别增长13.22%、21.77%。其中,9家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49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经营业务,162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584.68万元。

  此外,在今年下发的退市新规中,监管也新增了财务造假的ST指标。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尚未达到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系主任聂兴凯认为,财务造假直接危害到投资者切身利益与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给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造成极大冲击。投资者在错误信息引导下,把资源投入到效率低下的领域,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介机构需要洁身自好,未来监管及上市公司均会重视审计质量和行业独立性,单纯趋利的道路走不通了。

  普华永道遭遇“解聘潮”,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于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强烈要求。伴随着监管趋严,未来审计机构在市场上的公信力将成为决胜关键。审计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协作。同时还要关注行业动态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审计策略和方法,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持续强化监管,提升审计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遏制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也应更加自觉地维护、遵守市场规则,更加诚实守信地披露财务信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更加透明、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