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下降,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器,正在市场上热销。然而,一些不良生产厂家,在这类产品上挖空心思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虚标,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据媒体报道,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部分店主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这里主打的就是价格便宜,价格越低,电热毯和小太阳的资质与安全方面就(越)会稍差一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河北省新乐市。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工厂里,产品的安全性是要给产品利润让步的。对于一些消费者看不见的零部件,他们能省则省,实在省不了的,就要在材料上做足文章。
不良企业的偷工减料能“精细”到什么程度?以电热毯的夹片为例,按照国标要求,即使外力挤压也基本不会弯曲变形。但某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夹片非常薄,轻轻一压就可能开裂变形。而好坏夹片的价格只相差几毛钱。为了区区几毛钱,置广大消费者安全于不顾,企业利令智昏的做法令人不齿。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造假行为,竟然成了一众厂家津津乐道的“生意经”。真不知道,他们的字典里是否还有“羞耻”二字?
众所周知,对于小太阳、电热毯这类发热电器,即便符合生产标准,在使用时也需要格外注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那些利欲熏心的不良厂家,直接在各个部件上“按需加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将偷工减料发挥到极致,同时也将安全隐患无限放大。更可怕的是,那些粗制滥造的不合格产品还会堂而皇之地打上3C认证,以欺世盗名的方式大肆坑骗消费者。面对如此景象,不由得使人产生疑问:当造假产业链已成为“公开秘密”的时候,当地的监管部门为何没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