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完善制度防止未成年人无序“氪金”

2024-06-03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焱)

中经评论:完善制度防止未成年人无序“氪金”

2024年06月03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复杂性不言而喻,再加上很多网络游戏诱导“氪金”,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就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在更加完善的责任框架下,促成全社会同防同治的局面,让更多好“规矩”落到实处,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举措不断落地,实名认证、人脸识别、限时限充也成为行业标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已得到切实治理。然而,面对政策,未成年人总有“对策”,尤其是玩网络游戏“氪金”时,各种“小手段”齐上阵,输入长辈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登录账号时选择手机内置的一键登录,偷偷了解父母的支付密码……

  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无序消费,纠纷也随之而来。据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统计,某款游戏有超两万条相关投诉,多集中在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费问题上,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对未成年人网游消费问题的高度重视。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退费的难点,主要在于责任归属划定不清晰、维权举证难等。曾有游戏业从业者表示,对游戏公司而言,无法确认监护人是否知情,甚至有成年用户利用退费规则谎称是未成年用户要求退款的情况,给企业带来了一定损失和负担。

  在此背景下,征求意见稿出台及时,为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提供了明确的过错责任划分标准和参考依据,有效避免了双方矛盾升级,切实维护了各方利益。

  可以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厘清了企业和家庭的责任边界。事实上,虽然在不少家长眼中,网络游戏堪称“洪水猛兽”,但仍有不少监护人并未担起相应责任,上面提到的游戏企业对无法确认监护人是否知情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能一遭遇消费者维权,就“按闹分配”或者全都“一刀切”。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到“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对申请所涉消费是否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审查”,并就“排除消费已获得监护人明示或默示同意的可能”做出了详细阐释。另外,针对成年人冒用未成年人名义骗取退费等恶意退费行为,征求意见稿也建议“可建立黑名单机制”,并要求“及时与相关方共享数据”。在厘清责任边界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回应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的现实诉求,这也将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此征求意见稿为“团体标准”,且尚处征求意见阶段,因此,要解决更为复杂的责任边界和比例划分等问题,有赖社会各界进一步建言献策。比如,目前纠纷处置更多地是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一方决定,要想让处置程序更加公正和科学,还要积极引入家长、学校、有关机构等人员共同参与。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复杂性不言而喻,再加上很多网络游戏诱导“氪金”,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司法机关、行业协会、商家以及监护人等各方形成合力,在更加完善的责任框架下,促成全社会同防同治的局面,让更多好“规矩”落到实处,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未成年人“氪金”,不仅要管还要管好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宽容但绝不能纵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